日本政府早前頒布 23 項與制造芯片有關的設備與材料出口限制令,已經于 7 月 23 日正式生效。
美國去年10月,加強限制出口芯片設備和技術到中國,而且拉攏盟友荷蘭和日本參與。其中,日本將23種芯片設備加入出口管制清單,周日(23日)正式生效,涉及測試、清洗、復雜的電路組成技術等,預計Nikon等十間公司會受影響。
由于 23 項限制出口的項目涵蓋廣泛,而且針對多項收生產先進芯片必備的高科技設備與材料。因此,業界人士指出,由于限制出口的特定項目深具選擇性和針對性,勢必打亂中國芯片自主的計劃和布局。
內地《環球時報》指,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笪志剛意見稱,日本政府采取的出口管制措施,將讓已經受到美國干擾的全球半導體產業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和傷害,日本的舉動也會適得其反。
笪志剛說明原因,“由于無法進入大陸市場,Nikon和東京威力科創等日本芯片商會承擔巨額損失,導致創新和技術進步的能力下降,進而削弱日本半導體企業的全球競爭力?!?/p>
反制措施很快浮上臺面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則提到,新規定對日本國內企業的影響可能相當有限,因為出口管制措施是針對極先進的技術。事實上,對于日本而言,更令人擔心的是北京會如何回應這項措施。
《環球時報》引述分析稱,北京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利益,而中國政府手上有許多選擇,包括禁止戰略原料出口、限制外國芯片商到內地發展,反制措施可能很快就會浮上臺面。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早前表示,日方應從維護國際經貿規則及中日經貿合作出發,立即糾正錯誤做法,避免有關舉措阻礙兩國半導體行業正常合作和發展,切實維護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方將保留采取措施的權利,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專題 更多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