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魚小心中雪卡毒! 本周日(10日),香港2名女子疑因進食燕子星斑后中雪卡毒,出現腹痛、腹瀉和等中毒癥狀,涉事的燕子星斑為事主朋友從沖繩帶回港。衛生署指,攝取過多雪卡毒可影響神經系統,嚴重可致呼吸停頓。 據食安中心資料,含雪卡毒素的魚類,有2部位的毒素高達100倍,其中有12種常見魚類易藏雪卡毒。
雪卡毒癥狀 | 港女吃燕子星斑腹瀉中雪卡毒 小心12種癥狀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指,涉事兩名女子分別為33歲及44歲,二人9月9日在家中晚膳期間食用朋友從沖繩帶回港的燕子星斑。二人分別約2小時和10小時后出現腹痛、腹瀉、頭暈、四肢麻痹和惡心等“雪卡毒”中毒病征,前往博愛醫院急癥室求醫,經治療后現已出院,情況穩定。
除了腹瀉、腹痛,還可能出現以下雪卡毒中毒癥狀:
嘔吐
腹瀉
惡心
腹痛
口部及四肢刺痛
皮膚發癢
溫度認知有變
疲倦
肌肉及關節疼痛
低血壓
心搏過緩
呼吸困難及停頓
雪卡毒毒素 | 甚么是雪卡毒?魚類2部位毒素高100倍
為何魚類含有雪卡毒?衛生防護中心指,雪卡毒素食物中毒在熱帶地區并不罕見,主要與進食大珊瑚魚有關。這類大魚會捕食珊瑚礁海域的小魚,而小魚則食用有毒海藻,因此毒素積聚在大珊瑚魚體內,特別是內臟。越大的魚,含毒量可能越高,外觀不易分辨是否含有毒素。
衛生防護中心發言人指,大部分雪卡毒素中毒患者都會康復,不會對健康帶來長遠后遺癥,但攝取過多毒素可影響循環及神經系統。
食物煮熟后,也無法去除雪卡毒?含雪卡毒素的魚類,其內臟及生殖器的毒素含量較其他部位高50至100倍,但魚本身毫無征狀,因此不能從外觀、味道、肉質和氣味來分辨一條魚是否有毒。另外,雪卡毒素具有耐熱性,因此不能透過烹煮或加工過程消除。
雪卡毒魚類 | 12種常見魚類含雪卡毒 食龍躉老鼠班要小心
除了燕子星斑,一些港人常吃的海魚也會有雪卡毒? 食安中心指,雪卡毒魚類大多出現在熱帶及亞熱帶太平洋一帶,而香港出售的活珊瑚魚有不少是來自這些水域,情況并不罕見。
包括老鼠班在內,有12種常見魚類會含有雪卡毒素:
海鱔
金錢龍躉
藍瓜子斑
老虎斑
老鼠班
蘇眉
西星斑
豹星斑
燕尾星斑
紅鰾
杉斑
東星斑
預防中毒 | 珊瑚魚5部位毒素多 與3種食物同吃加速毒發
如何減低雪卡毒中毒風險? 食安中心指出,要避免進食珊瑚魚5個部位,而且要避免與3種食物同吃,否則會加劇雪卡毒中毒癥狀:
勿吃珊瑚魚(海魚)東星斑老虎斑5個部位,魚肝、魚腸、魚頭、魚卵、魚皮。
注意海魚食用份量珊瑚魚,海魚愈大,毒素愈高。
進食珊瑚魚(海魚)時避免與3食物同吃,避免喝酒、吃花生、豆類食物。
曾有過學卡毒素中毒的認識應避免進食珊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