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湯也會導致大腸癌?有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年約60歲男子每日習慣喝1種湯,最終導致患上大腸癌及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醫生指,該男子常喝的湯品由一種肉熬煮而成,而這種肉正是導致大腸癌的主因之一。
肝膽腸胃科醫生陳炳諴在節目《醫師好辣》中表示,該名男子一直有三高問題,早前因胃酸倒流求醫。陳醫生建議他做大便隱血測試,結果發現其隱血報告呈陽性;再進行大腸鏡檢查時,發現其大腸內部有一粒約2.5cm大的息肉肉,切除檢驗后確認為早期大腸癌。
陳醫生其后詢問該男子的飲食習慣,得知他習慣每日早上都會喝牛肉湯,多年來仍一直堅持,導致其患上大腸癌、三高等疾病。陳醫生解釋指,紅肉含有血紅素鐵,在氧化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破壞細胞內的DNA,導致形成息肉,甚至演變成大腸癌。
根據香港衛生署資料,大腸癌常見成因有以下5種,包括常吃肉類及少攝取纖維:
1、高動物脂肪飲食習慣
2、低纖維(如蔬果)飲食習慣
3、缺乏運動
4、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大腸癌或遺傳性腸病
5、結腸長期發炎(又稱潰瘍性結腸炎)或長出息肉
喝2款飲品減肉類油脂 6大習慣防大腸癌
要防止進食肉類導致患癌,陳醫生建議可以多喝檸檬汁、檸檬綠茶。他解釋指,檸檬本身有抗癌作用,而有研究亦指出綠茶可抑制體內油脂,幫助預防癌癥。
除了檸檬汁和檸檬綠茶,衛生署建議養成6種健康生活習慣,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1、多吃蔬果
2、多吃五谷類食物
3、少吃肉類
4、少吃動物脂肪
5、多做運動
6、適量飲酒及戒煙
大腸癌癥狀|小心早期12大病征 1癥狀易忽略
大腸癌是香港第2大致命癌癥,如果未能及時發現,致命風險十分高。根據癌癥網上資源中心資料,患上大腸癌會出現12種早期常見征狀,包括大便帶血:
1、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2、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
3、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4、大便后仍有便意
5、無故體重下降
6、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7、手腳冰冷
8、疲倦
9、心跳加速
10、氣喘
11、面色蒼白
12、頭暈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