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有一種說法叫“一月效應”,但其實有兩種解釋,其一是指每年1月份升市的機會較跌市為大,源于美國散戶一般集中于年尾出貨,以盡量減低資產增值稅的繳稅水平,然后于1月份再重新投資,從而利好股市。至于第二種解釋,則是指股市如果1月份上升,那么全年股市表現都會向好;相反,股市如果1月份下跌,則全年表現都會向淡。
踏入新一年,星島頭條網統計了過去10年恒指及道指1月份表現,發現即使港股在近年低迷下,恒指在1月份的上升機會率仍錄得70%,算是一個較意外發現;相反,近年氣勢如虹的道指,1月份僅有40%上升機會率。若再計及全年表現的話,恒指走勢則只有40%機會符合“一月效應”,而道指亦只有50%機會“命中”,參考性較低。
阮子曦:恒指恐下試15800點
華富建業證券投資策略聯席總監阮子曦表示,以往“一月效應”應驗、大市沖高造頂,都是靠著各行各業百花齊放,包括傳統內銀在1月會較為積極放貸、內房亦會換貸、內險則頻頻續保單,而內地政府亦傾向在年初或農歷新年前放水,讓企業及社會“過肥年”,刺激消費。惟以目前市況去看,行業前景展望都比較審慎,短時間難以扭轉,“恒指由22000點去到16000點都系同一個PE,大家預測會一路跌”。
他又預計,不少企業會在年初發盈警,因為去年第四季的經濟環境麻麻,“只有汽車行業有嘢睇,其他消費都降級”,預計恒指市況繼續“慢熊”,月內或下試15800點,并建議散戶不要將資產全部押在美股,可以將部份資產分散于黃金及加密貨幣等。
美股RSI已超買
另一方面,美股經歷去年大幅上漲后,不少投資者也開始擔憂在2024年初可能面臨回調,更有媒體綜合出6個利淡因素,當中包括美股已超買、投資者情緒極度看漲、VIX指數極低、通脹降幅可能有限、美企季績可能失望及地緣政治因素。
具體而言,截至2023年底為止,標普500指數的14天相對強弱指數(RSI)已超越70,屬超買水平;而在去年12月19日更曾升至82.4,屬2020年以來最高位。
投資者情緒極度看漲
投資者情緒方面,在圣誕節假期前公佈的AAII調查顯示,近53%受訪者表示看漲,為2021年4月以來最高,雖然本周數字略有下降,但與10月水平相比仍然很高;更值得留意的是,依照慣例,該情緒指標被視為可靠的反向指標,不論呈現極度看跌還是極度看漲,都可能預示市場即將轉向。
VIX指數走高前應減磅
至于被投資者稱為“恐慌指數”的VIX指數,在去年12月已跌破12,創下2020年1月以來新低。Laffer Tengler行政總裁Nancy Tengler亦認為,一旦VIX指數開始走高,意味美股將面臨“大回調”,投資者應該考慮撤出部份籌碼。
下周公布12月CPI數據
另一方面,美國將于下周四(11日)公布去年12月CPI數據。根據克里夫蘭聯儲銀行預測,12月核心CPI環比升幅逾0.3%,或為去年5月以來最大升幅;而且即使核心通脹率能夠繼續下行,但現在股市已經完成對減息預期的定價,情緒可能不會像過去般高漲。
業績預期或過度樂觀
美企業績方面,市場分析師一致預期標普500成分股在2024年盈利將增長11.7%,而且美國經濟及AI的蓬勃發展,均增強了分析師們的信心;然而,一旦過度樂觀的預期遇上疲弱的現實,股市無疑將會受累。
地緣政治仍是最大黑天鵝
最后,地緣政治因素仍被許多機構投資者視為全球市場最大的黑天鵝,除了以巴沖突及俄烏戰爭仍在持續,紅海航道至今亦依然受阻。Pictet Asset Management分析師更警告,地緣政治風險不太可能減少,2024年不會是太平之年,建議投資者采取防御性策略。
更多投資理財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500元1?!包S金豆”成理財利器,專家提醒小心割韭菜風險!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