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安宮牛黃丸不防中風,中醫教自測7先兆保命,推介湯水防中風通血管

    發布時間:2024-01-07 15:29

    中風為香港第4號致命殺手,醫管局指,香港每年平均約有3000多人死于中風。注冊中醫師馬琦杰指,不少人會買安宮牛黃丸“看門口”,事實上這絕不是日常保健品,更不能用來預防中風。馬醫師教分辨中風7大征兆,并推介有效通血管、預防中風的湯水及穴位按摩方法。

    安宮牛黃丸不防中風

    安宮牛黃丸不防中風 亂服恐生腫瘤

    安宮牛黃丸沒有防中風作用!注冊中醫師馬琦杰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講解中風成因、癥狀,并教預防中風的正確方法。中風原因是什么?他表示,在中醫角度,中風是由于正氣虧虛,飲食、情志、勞倦內傷等引起氣血逆亂,導致腦脈痹阻或血溢腦脈。

    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成因及特征

    根據醫管局資料,中風的醫學名稱為“大腦血管疾病”,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其成因及特征如下:

    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

    什么是中風?中風的醫學名稱為“大腦血管疾病”。腦部的血液供給因某些原因而減少或阻斷,令腦細胞突然缺氧。

    數分鐘內可令腦細胞損壞而失去功能,進而令該部份腦細胞所支配的身體功能受障礙。

    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栓塞引致,這情況較為常見,超過七成的中風屬此類。

    腦血管的粥樣硬化,令腦部動脈中形成血栓。

    或是在心或頸大動脈所形成的栓子,游離到腦血管,阻塞血流。

    心臟其他疾病包括心律不齊、心瓣問題以及冠心病皆可導至中風。

    出血性中風:因腦內血管爆裂出血引致,多與長期性的高血壓有關。

    腦組織表面的血管爆裂,這與先性的腦血管病變有關。

    缺血或出血均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分的養料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神經癥狀。

    小中風 (即“短暫腦缺血”(TIA)) 的成因與缺血性中風相同。

    安宮牛黃丸功效、用途、禁忌

    既然不能預防中風,那麼安宮牛黃丸真正用途到底是什么?注冊中醫師馬琦杰強調,安宮牛黃丸是用作急救的中藥,絕不能當日常保健品服用,不可以無端端一個月吃2、3顆。

    他續指,若胡亂服食,后果或很嚴重。馬醫師曾遇過兩宗案例,病人胡亂服用安宮牛黃丸后,身體發炎,多處長出腫瘤,另一人則肝腎嚴重出問題。

    馬醫師指,安宮牛黃丸正確用于發病后、中風昏迷后,作急救之用,用途如下:

    服用建議

    1. 真正出現中癥狀時才可服用

    2. 家中可存放1至2粒,防患不時之需3.需要定期更換,以免影響藥效

    中醫教分辨中風7大先兆 頭痛是警號

    面癱、嘴歪眼斜是大眾較常聽到的中風癥狀。此外,身體其他部位也會出現異常狀況嗎?據香港衛生署資料,中風人士較常出現以下11種征兆,說話、行動力、視覺等方面也可能受影響:

    中風常見征狀

    身體變得虛弱,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及/或顫動

    半身不遂

    言語不清/失去說話能力

    嘴歪

    眼斜

    視力模糊不清

    吞嚥困難

    頭部劇痛

    行動不穩或跌倒

    大小便失禁

    流口水

    嚴重者甚至昏睡、死亡

    馬琦杰醫師指出,除了一般西醫所指平衡差、突然面癱等小中風癥狀之外,根據中醫“有諸形于內,必形于外”觀念,身體一些細微的特征,也有機會是中風的警號。

    他提醒,要加倍注意身體的氣血狀況,例如嘴唇、舌頭出問題,也反映中風的風險。若出現以下7種情況,則有機會是中風的先兆:

    中醫教分辨中風先兆

    突然不明 原因頭痛

    單眼或雙眼 視力突然模糊

    兩邊嘴角 上下不對稱

    嘴唇唇色 呈現偏暗

    舌頭表面 出現瘀斑

    突然手拿不穩東西

    上手臂 內側脹痛

    預防中風食療 中醫推介三色食物通氣血

    如何減低中風的風險?馬醫師表示,每日補充適當營養,有助加強脾、胃及肝臟功能,清除體內雜物,令氣血運行更暢順,從而避免發病。他建議,可攝取3種顏色的食物,預防中風:

    紅色食物:例如紅麴,可養心,清理代謝廢物。

    黃色食物:例如南瓜,可健脾,平衡血糖。

    綠色食物:例如,綠茶可養肝、舒肝,解血氣郁結。

    推介預防中風湯水 通血管防血管硬化

    馬醫師推介湯水“天麻杏鮑菇豬展湯”,含有天麻、木耳這兩種食材,有助增加大腦的血流量,有活血、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可有效減低中風風險。

    天麻杏鮑菇豬展湯材料、做法如下:

    預防中風湯水:天麻杏鮑菇豬展湯

    天麻:10g

    天麻功效:鎮靜、增加大腦的血流量

    黑木耳(云耳):50g

    黑木耳功效:活血、防止血管硬化

    杏鮑菇(雞髀菇):500g

    豬展:1塊

    水:4公升

    姜蔥少許

    做法

    1.天麻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備用

    2.杏鮑菇、黑木耳切片,豬展切出水

    3.所有材料加入4L水及姜蔥煮滾,轉小火后落天麻燉1小時,加鹽即可

    每天按摩5大穴位 減中風危機

    馬醫師又指出,按摩特定的穴位亦有助預防中風。他教按摩5個穴位,做法如下:

    穴位位置:少海穴、合谷穴、百會穴、足三里穴、風池穴

    按摩方法:每日按摩3次,每次30壓,一般會按摩至出現痠脹感覺為佳。

    預防中風7大生活習慣

    香港衛生署建議,減低中風風險,應建立良好習慣,并要定期檢查身體狀況。7大預防方法如下:

    衛生署分享預防中風的方法。

    不吸煙

    保持均衡飲食

    減少飲酒

    定期做適量運動

    控制體重

    避免精神緊張

    定期檢查身體

    資料來源:“中醫爸B - 馬琦杰醫師 ”(獲授權轉載)、醫院管理局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相關閱讀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