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氣反復,容易生病咳嗽。持續咳嗽除了是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是淋巴癌先兆。有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30歲男子持續出現咳嗽癥狀,原以為是“長新冠”癥狀,但經過一段時間仍無好轉,求醫后確診第3期淋巴癌。醫生教用6字口訣分辨淋巴癌癥狀,另外,若持續咳嗽超過某個時間,也可能有患癌風險。
持續咳嗽以為長新冠 揭患第3期淋巴癌
臺灣耳鼻喉科醫生侯思任接受臺媒訪問時,講述該名淋巴癌患者發現患癌的經過。醫生表示,該名30歲患者其實是其朋友。有次閑聊時,對方提及自己已經持續咳嗽達2個月,但認為是長新冠癥狀,因此沒特別在意。不過,侯醫生則堅持勸對方即日往診所進行身體檢查。
當日檢查后,侯醫生發現該男子的頸部下方靠近肋骨位置有一個腫塊,其后進行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確認他的膈腔內存在一個約有拳頭大小的腫瘤,證實為第3期淋巴癌,隨即被安排進行長達12次的化療療程。
醫生6字口訣分辨淋巴癌癥狀 咳嗽超過這時間高危
侯思任醫生表示,淋巴癌患者可能會出現幾種表面癥狀。他以6字口訣講解淋巴癌的癥狀,教導市民如何分辨:
6字口訣分辨淋巴癌癥狀
燒(發燒)
腫(腫脹)
癢(痕癢)
汗(流汗)
咳(咳嗽)
瘦(身型變瘦)
他又提醒,由于感冒、流感甚至長新冠都有可能導致持續咳嗽,因此容易令人對久咳失去警覺性,但其實持續咳嗽也有可能是癌癥先兆。他提醒,如果持續咳嗽超過2周而未有好轉,就有可能是肺結核、氣喘等嚴重疾病的跡象,甚至有可能是肺癌、淋巴癌的癥狀。
淋巴癌為香港第8位致命癌癥 5癥狀最常見
淋巴癌是香港第8大致命癌癥。根據香港癌癥基金會資料指,淋巴瘤主要有兩大類,分別為: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在香港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是香港最常見的淋巴癌種類。
非霍奇金淋巴瘤5大癥狀
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初的癥狀通常是在頸內、腋窩或腹股溝內有一團不痛的腫塊
大量流汗或發燒,尤其是在夜晚
全身持續痕癢
食欲不振、體重下降和感到疲累
兒童或許會患上咳嗽或喘氣,也可能埋怨腹痛,或許你會察覺孩子的腹內有一硬塊
淋巴瘤4大階段特征 體重減輕/經常流汗是警號
根據香港防癌會資料,淋巴癌(淋巴瘤)病情分為4個階段,不同階段的特征如下:
淋巴瘤的階段是用來形容淋巴癌目前處于身體哪一部分,有多少淋巴結受到影響,是否已經擴散到其他的淋巴腺或組織。確定疾病的階段可以幫助醫生決定治療的方法。簡單來說,淋巴癌可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期:有一組淋巴結受到影響
第二期:兩或更多組淋巴結受到影響,只在橫隔膜的左或右邊發生。
第三期:橫隔膜的左右兩邊都發現有淋巴瘤。
第四期:疾病擴散至淋巴結以外,例如到肝、肺或骨等位置。
醫生亦會為每個階段編號,以英文字母A或B顯示你是否有癥狀。
A:代表沒有任何癥狀
B:代表有癥狀,譬如,發燒、流汗或體重無理由的下降
E:代表淋巴瘤可能出現在淋巴系統以外,譬如胃部
當醫生知道淋巴癌在患者體內所處的位置,病征和淋巴癌在顯微鏡下的形狀后,便可為患者計劃最有效的療法。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