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強4月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耶倫提出美國對中國工業“產能過?!钡膿鷳n,并稱美中只有彼此直接公開地溝通,兩國關系才能取得進展。李強表示,中美關系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中方真誠希望兩國要做伙伴而不是做對手,希望美方從經濟規律出發,客觀、辯證看待產能問題。
▲4月7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中新社
耶倫此行訪華,已經表示首要任務是促使中國控制電動車、光伏和新能源產業的“過剩產能”。她與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5日至6日在廣州舉行了多輪會談,雙方同意對“經濟平衡增長”展開正式討論,中方就美方對華經貿限制措施表達嚴重關切,并就產能問題作出充分回應。
耶倫與李強會面的開場發言表示,過去一年,雙邊關系已建立在更穩定的基礎上。這并不意味忽視雙方的分歧,或避免艱難的對話,而是要明白只有直接與坦率的溝通,才能取得進展。
耶倫:需要直接與坦率的溝通
耶倫在社交媒體稱,她與李強繼續討論中美之間如何負責任地管理經濟關系,為美國工人和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聲明,會晤“坦誠且富有成效”, 耶倫還提出了美方關切的問題,包括中國的工業“產能過?!奔捌淇赡軐γ绹と撕推髽I產生的影響。
新華社報道,耶倫表示不尋求同中方“脫鉤”,愿同中方坦誠溝通,避免誤解,深化交流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她下午還與北京市長殷勇會面,并與北京大學學生和教授交流。
新華社報道,李強表示,在兩國元首戰略指引下,當前中美關系出現企穩態勢。習近平主席不久前同拜登總統通電話,雙方一致同意要加強對話、管控分歧、推進合作,推動中美關系穩定發展。中方希望中美做伙伴而不是對手,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希望美方同中方更多相向而行,繼續落實好兩國元首重要共識,讓“舊金山愿景”成為“實景”。
李強指出,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經濟利益深度交融,加強經貿合作對雙方各自發展和全球經濟增長都具有重要意義。雙方要加強溝通,共同找到管控分歧、解決分歧的辦法,讓中美經貿合作穩定、順暢、高效,為兩國企業和人民創造更多實惠,也為世界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貢獻。
他希望美方與中方一道,堅持公平競爭、開放合作的市場經濟基本準則,不把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要以市場眼光和全球視野,從經濟規律出發,客觀、辯證看待產能問題。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將對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重要貢獻。中方愿同美方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上加強政策協調,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美國認為,中國政府對電動車等行業的持續補貼導致了“產能過?!?,并廉價輸出海外,“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相應產業造成威脅”。官方新華社則發表英文評論駁斥,指耶倫宣揚“產能過?!?,是為美國保護主義政策找借口,散布恐慌。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接受美國《新聞周刊》專訪說,有人質疑中國“產能過?!薄斑@是一個偽命題”,從全球范圍來看,優質產能不是過剩,反而是嚴重不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