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隔夜菜有致癌風險?內地杭州一名28歲女子經常吃剩下的隔夜菜,結果導致時常胃痛、胃脹,甚至吐血,求醫后確診罹患胃癌。有專家指出,有6類食物放隔夜后容易產生毒素,即使放在雪柜冷藏,仍不適宜翻熱再吃。
28歲女常吃隔夜菜 胃痛求醫揭患胃癌
綜合內媒報道,該名28歲趙姓女子經常出現胃痛、胃脹等癥狀,日前更突然吐血,于是前往醫院求醫并接受檢查,結果證實趙女患有中期胃癌。
經了解后發現,由于家庭環境較差,她為了節省金錢經常吃隔夜的剩飯剩菜,有時甚至照吃過期食品,最終引發癌癥。
胃癌常見癥狀
1.持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2.體重急速下降
3.小腹腫脹
4.進食后腹脹不適
5.嘔吐,甚至吐血
6.大便出血或大便呈黑色
7.貧血、疲倦、虛弱
醫生指,將食物放雪柜冷藏并不能抑制所有細菌生長,若存放一般長時間,可能會滋生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或霉菌等有害微生物。吃下帶有細菌的食物,有機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6類食物隔夜易生毒素 蔬菜湯水風險高
哪些食物不宜放隔夜?根據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政府網站資料,在低溫保存、放置于干凈的密封容器或保鮮膜的情況下,部份食物可在24小時內食用。不過,有6種食物則不宜隔夜食用。
1. 隔夜雪耳、隔夜蘑菇
原因及建議:由于野生或人工培育的雪耳、蘑菇通常含有大量硝酸鹽。故此,若存放日子過長,建議丟棄,以減低腸胃不適的風險。
2. 隔夜綠葉菜
原因及建議:在蔬菜之中,莖葉類蔬菜的硝酸鹽含量最高,根莖類和花菜類介乎中間,瓜果類則稍低。若同時購買大量蔬菜,宜先吃葉菜類,譬如紹菜、菠菜等。為減低食用安全風險,用餐時余下的綠葉蔬菜不宜放隔夜。
3. 隔夜海鮮
原因及建議:螃蟹、魚類、蝦類等海鮮放隔夜后,會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損害肝腎功能。如果買太多,建議用保鮮袋/保鮮盒妥善裝好生鮮的海鮮,放冰格保存,留待下次烹調。
4. 隔夜湯水
原因及建議:剩余的湯水長時間放在鋁鍋或鐵鍋保存,所釋出的物質對人體有害。故此,不宜在湯水中加入食鹽等調味料。湯水煲好后,應即日用干凈湯碗飲用。若喝不完,宜改用陶瓷鍋或密封盒子,放在雪柜保存。
5. 隔夜鹵味
原因及建議:雪柜容易滋生霉菌及耐寒細菌等,對人體有害。故此,把鹵味放雪柜保存,也未能完全保障食用安全。尤其是夏天,宜避免吃隔夜鹵味,以防食物中毒。
6. 隔夜涼拌菜
原因及建議:在制作過程中,涼拌菜有機會受較多污染。故此,即使放雪柜冷藏,涼拌菜仍有機會可能變質。故此,應避免放隔夜,以保食物安全。
更多食品安全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資料來源:澎湃新聞、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