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8大器官最怕什么?補腎宜吃黑豆?營養師教護肝腎/整腸胃飲食秘訣

    發布時間:2024-04-13 15:20

    如何保養器官、內臟?有營養師指,人體各大器官各有“害怕”的事物,平日應多加呵護,飲食勿太放縱。腎怕渴?肝膽、腸胃怕什么?補腎宜吃黑豆?她列出保養8大器官的飲食秘訣,教大家吃出健康身體。

    8大器官最怕什么

    8大器官最怕什么?護肝腎/整腸胃飲食秘訣

    什么行為對心臟肝腎傷害最大?營養師高敏敏在Facebook專頁撰文,講解如何照顧體內各大重要器官,避免健康受損。她提醒,器官是維持健康的根本,因此平日要細心呵護自己的內臟器官。

    8大器官最怕什么?補腎宜吃黑豆?營養師教護肝腎/整腸胃飲食秘訣

    如何保養器官、內臟?有營養師指,人體各大器官各有“害怕”的事物,平日應多加呵護,飲食勿太放縱。腎怕渴?肝膽、腸胃怕什么?補腎宜吃黑豆?她列出保養8大器官的飲食秘訣,教大家吃出健康身體。

    8大器官最怕什么?護肝腎/整腸胃飲食秘訣

    什么行為對心臟肝腎傷害最大?營養師高敏敏在Facebook專頁撰文,講解如何照顧體內各大重要器官,避免健康受損。她提醒,器官是維持健康的根本,因此平日要細心呵護自己的內臟器官。

    她列出8大器官照顧指南,教大家保養心、肺、胃、肝、胰臟、腎、膽及大腸。到底要留意什么禁忌、好習慣及飲食重點。

    1. 胃部

    傷胃成因:長期處于很撐很飽的狀態,胃須要一直分泌胃液消化食物,令胃黏膜容易受傷,不利于修復,增加胃部負擔。

    護胃重點:控制食量,吃八分飽即可,不要吃到撐。多吃富含多醣體、黏蛋白的食物,以增加胃黏膜的保護力。

    健胃食物:例如秋葵、山藥及木耳

    2. 肺部

    傷肺成因:吸煙傷肺,燒金銀衣紙、點蚊香、放煙火等亦可能產生危害肺部的PM2.5,長期吸入恐對呼吸道有傷害,甚至影響孩童腦部發展。

    護肺重點:帶備口罩出門,以防不時之需,避免二手煙及空氣污染。

    護肺食物:番茄、芭樂及白蘿卜,可幫助修復肺細胞。

    3. 肝臟

    傷肝成因:喝酒傷肝,若長期飲酒過量,恐導致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尤其體脂較高的人 更容易受酒精的傷害。

    護肝重點:女性每天不超過1個酒精當量,男性每天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1個酒精當量=15g酒精=105kcal)。女性每日可喝的份量約等于啤酒375c.c/紅酒110c.c/水果酒150c.c/烈酒30-40c.c,男生可以喝的量就是雙倍。多吃含有Omega-3、維他命C的食物,以幫助肝臟排毒及抗發炎。

    養肝食物:魚油、芭樂及深綠色蔬菜

    4. 大腸

    大腸損傷成因:便秘造成皮膚粗糙、口臭、肥胖等,糞便如果留在腸道內太久,毒素會長期刺激腸黏膜,易導致大腸癌。

    整腸重點: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植物膠可促進消化蠕動,有助排便更順暢。補充好油及飲水充足同樣重要。

    整腸食物:木耳、南瓜及奇異果

    5. 心臟

    心臟受損成因:鈉含量過高的食物 會使血管內水份增加 易導致高血壓,尤其心血管疾病好發在肥胖者、老年人、長期菸酒者。

    護心重點:多注意鈉及脂肪攝取量,避免脂肪堆積于血管內壁;保持運動習慣、戒煙戒酒,有效降低心肌梗塞風險。

    養心食物:堅果、牛油果及香蕉

    6. 腎臟

    傷腎成因:水分攝取不足會使尿液濃縮,長期容易導致結石。

    護腎重點:成人每天至少攝取2000至3000c.c.的水量,每日足夠飲水 可稀釋尿鈣及草酸沉淀,而每日攝取1000毫克的鈣質 也可以降低腸道對草酸的吸收;也可以將動物性蛋白質 替換成植物性蛋白質 降低尿鈣濃度。

    保腎食物:喝水、牛奶及黑豆

    7. 胰臟

    胰臟受損成因:胰臟有調節血糖的功能,若暴飲暴食,一次有太多的血糖波動,長期下來使胰島素敏感度降低,易導致糖尿病。

    護胰臟重點:避免高糖及精緻淀粉 提高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優先選擇低GI的食材 維持血糖平穩

    護胰臟食物:粟米、雞蛋及瘦肉

    8. 膽

    膽受損成因:長期攝取高油食物,導致膽固醇濃度過高,沉積在膽囊壁上,膽結石的主要原因;兩餐之間間隔太久,膽囊太久沒有收縮,膽汁也容易堆積,引致結石。

    護膽重點:蔬果當中的膳食纖維可幫助吸附膽酸;避免飲食過度油膩,以及三餐定時進食。

    護膽食物:瘦肉、菠菜及燕麥

    高敏敏提醒,要保護各個內臟器官,除了要注意飲食,也要培養良好運動習慣,正常作息也同樣重要。她又警告,千萬別仗著自己年輕,就以為器官都不會老,須定期健康檢查,多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