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男子不減食量激減22磅,中度脂肪肝消失!醫生揭只需調整1件事

    發布時間:2024-05-06 14:37

    逆轉脂肪肝,不用減食量?有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患有中度脂肪肝的70歲男子,只調整一個習慣,就已減去22磅,甚至連脂肪肝也神奇消失!醫生解構原因,并教減肥消脂,預防脂肪肝的飲食方法。

    脂肪肝

    脂肪肝5大癥狀

    脂肪肝一般沒有癥狀,如果有的話,癥狀通常都是不明顯的。嚴重可致肝臟發大。

    1、食欲不振

    2、惡心

    3、嘔吐

    4、右上腹不適

    5、疲勞

    脂肪肝檢查方法

    要準確診斷是否患有脂肪肝,就要接受影像檢查,(例如超聲波/電腦掃描/磁力共振造影),或者進行肝穿刺活組織檢查。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一系列與肝臟細胞積聚過多脂肪(超過肝臟容積的5%)有關的肝臟疾病,積聚脂肪的成因與過量飲酒或其他繼發性因素例如藥物或先天性代謝缺陷無關。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演變過程,綜使仍未清晰且具爭議性,但研究指出可包括以下情況:

    病情較輕微的單純脂肪化即脂肪積聚,脂肪性肝炎所伴隨的肝臟發炎和結疤、肝臟出現纖維化,最終演變成肝硬化,久而久之,可導致肝臟衰竭或肝癌。

    不減食量激減22磅 中度脂肪肝消失

    胃腸肝膽科醫生錢政弘在Facebook專頁分享病例指,該名70歲男子身高約1.5米,體重曾高達74公斤(約164磅)。因為覺得太肥胖,被多種健康問題纏身,包括高血壓、脂肪肝及膝關節疼痛等,他決心減磅。自行調整飲食1年后,該男子成功減至64公斤(約141磅),減去10公斤(約22磅),覆診時進行腹部超聲波檢查,更發現中度脂肪肝也消失了。

    脂肪肝如何自測?惡化恐變肝癌?

    據香港衛生署資料,脂肪肝的癥狀并不明顯,難以被發現。但一般人可透過觀察以下5種情況,判斷有否患上脂肪肝:食慾不振、惡心、嘔吐、右上腹不適及疲勞都可能是脂肪肝的癥狀。若不及時改善,脂肪肝可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要準確診斷是否患有脂肪肝,應接受超聲波、電腦掃瞄、磁力共振造影等影像檢查,或進行肝穿刺活組織檢查。

    調整1個飲食習慣 成功消除脂肪肝

    究竟是如何消除脂肪肝?該男子解釋自己的飲食變化指,自己以前食量很大,尤其晚餐會吃得特別多。后來,他調整3餐比例,當中早餐會像以往晚餐的吃法般,會煮飯配幾個餸菜,午餐同樣吃得豐富,但到了晚上則只喝水,盡量不進食。

    改變3餐份量有何好處?錢醫生表示,該男子退休后早上不急著出門,有時間吃豐盛的早餐和午餐,早晚運動能把熱量消耗掉,而且夜晚早睡,每天的進食量也比以前少一點,體重就慢慢地瘦下來。

    錢醫生坦言,大多數都市人也習慣匆匆忙忙吃麵包或三文治作早餐,甚至不吃早餐就去上學或工作。經過一整天的忙碌,導致晚餐需要吃很多,甚至還要吃宵夜,但吃飽沒過多久就要睡覺了,久而久之就容易變胖。他提醒,早餐和午餐非常重要,不能總是把太忙當作藉口,要對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

    怎樣吃不易肥又可預防脂肪肝?

    錢政弘醫生引述今年一篇發表于《Clinical Nutrition ESPEN》期刊的研究結果,進一步講解進食時間與肥胖的關系。研究分析了2050位巴西成年人的飲食習慣,結果有以下發現。

    不易變肥的飲食方法

    早餐/午餐/晚餐與肥胖的關系:

    *巴西人平均吃早餐的時間是8:27;午餐是12:47;晚餐是20:57。

    *晚餐吃最多的人,肥胖比例多1.67倍。

    *午餐吃最多的人,肥胖比例減少29%。

    *早餐吃最多的人,肥胖比例差異不大。

    *每天進食超過3次以上的人,肥胖比例降低32%,少量多餐比較瘦,是因為多餐可以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但前提是不增加整天的熱量攝取。

    *遲吃晚餐或晚餐吃最多的人,比較不重視飲食質素,睡眠時間比較短,也比較不愛運動。

    因此,研究指出,如把一天的大部分熱量攝取都集中在午餐期間,以及在不增加整天熱量攝取的情況下,每天攝取3餐以上,都可預防肥胖或超重。

    資料來源: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獲授權轉載)、香港衛生署、《Clinical Nutrition ESPEN》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