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約有50萬人患有老年黃斑病變,情況相當普遍。 本港一名69歲男子因視力模糊求醫,確診濕性老年黃斑病變。 眼科??漆t生朱東恒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指,早在2015年因為視覺現黑影而確診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期間接受第一代眼底針治療后,病情穩定。 惟后來兩度復發。 若無合適治療方法,恐增加失明風險。 最近,該男子接受新療法后,視力終有改善。 要避免視力永久受損,應如何治療及預防老年黃斑病變?
視力模糊求醫揭患老年黃斑病變
眼科??漆t生朱東恒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指,今年69歲的男患者曾任視障兒童教師,早在2003年接受眼科檢查時,已發現左眼視網膜有結痂現象,看橫線時會扭曲變形,不過當時未有多加留意。
到了2015年,他的視力變得模糊,并出現黑影、視覺失立體感,無法如以前般打羽毛球、乒乓球,甚至連下樓梯亦會踏錯腳。 他深感不妙,于是再接受眼科檢查,當時醫生檢查后直言病情嚴重,最終證實該男子患上濕性老年黃斑病變。
濕性老年黃斑病兩度復發出現血水囊險變盲
為治療濕性老年黃斑病變,該男子主在私家診所接受了3針眼底針治療,其后轉介至公立醫院繼續跟進,病情一直穩定。 惟在2018年,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病情再度復發,他在公立醫院再注射了3針眼底針后,病情雖然轉趨穩定,但視力難如以往般清晰,只好繼續定期到公立醫院覆診監察病情。
直至2023年,該男子發現左眼視力的黑影不斷擴大,到公立醫院覆診時亦證實他的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病情再次惡化,需要再接受眼底針注射治療。 不過,由于公院輪候需時,因此他在同年10月轉向私家診所求醫。 朱東恒醫生指出,若黃斑區已出現結痂情況,視力將會永久受損。
注射新藥后血水囊消退視力終獲改善
針對該男子的情況,朱醫生當時首先再為他安排接受第一代眼底針治療。在完成3針療程后,黃斑區中央區域的血水囊雖大幅減少,但仍然留有3個細小的血水囊,同時黃斑區的左右兩邊邊緣區域仍各有一個血水囊。
為了嘗試得到更進一步的治療效果,該男子決定接受新一代雙抗眼內注射藥物,并在今年先后完成共4針的新藥注射。 經掃瞄檢查發現,最影響事主視力、位于黃斑區中央區域的3個細小的血水囊已完全消失,原本位于黃斑區左右邊緣區域,亦只剩1個已大幅消退的血水囊,治療效果顯著。 該男子視力獲得明顯改善,接受治療后。 不僅左眼黑影縮小,連較近的30厘米至40厘米的粗體字亦可清晰看見。
老年黃斑病變有何癥狀?什么人易患此???
隨著本港人口老化,老年黃斑病變將越趨普遍。朱東恒醫生引述過去研究指,本港約有50萬人患有老年黃斑病變。 他介紹指,老年黃斑病變是一種長者常見的眼疾,成因是視網膜內的黃斑點細胞出現退化,令患者中央視力轉差,嚴重可致永久視力受損。
老年黃斑病變4大常見癥狀:
1. 視力模糊
2. 視野中心出現暗點
3. 景物扭曲變形
4. 景物變色
老年黃斑病變5大高危人士:
1. 50歲以上成人:患病風險隨年齡增長上升
2. 吸煙者:患病風險比一般人高4倍
3. 長時間接觸猛烈陽光者
4. “三高”人士
5. 家族遺傳
老年黃斑病變干性/濕性有何分別?
老年黃斑病變可再細分成干性及濕性兩種,兩者癥狀大致類似,分別在于干性老年黃斑病變會令視力逐漸減退,而濕性老年黃斑病變則會使視力突然變差。
1. 干性老年黃斑病變
黃斑區積聚代謝物,在黃斑區部下形成玻璃疣,并逐步引致視網膜色素上皮萎縮,使感光細胞復合體退化,影響患者視力,部份患者有機會惡化成濕性病變。
2. 濕性老年黃斑病變
視網膜和脈絡膜受到不同的發炎因子影響,出現不正常的血管增生,導致滲漏和出血,這些血水會在黃斑區形成水囊,破壞感光細胞以及結痂,造成患者視力減退。在大約50萬本港老年黃斑病變個案中,約有10%患者屬濕性老年黃斑病變。
濕性老年黃斑病變黃金治療期是多久?
對于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的黃金治療期,朱東恒醫生表示,當發現自己出現上述癥狀時,應越快求醫越好。根據英國國家健康與護理卓越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的指引,患者最好在14日內接受治療。 如患者未獲及時治療,病情有機會令黃斑區結痂,到時患者視力將永久受損,再無任何藥物或治療可補救。
朱東恒醫生又指,目前治療老年黃斑病變的主流方法為在患者眼內玻璃體腔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這方法又稱黃斑針或眼底針,以減少患者的視網膜和脈絡膜形成病理性新生血管,亦可減低血管滲漏及出血,起始療程至少需打3針,每隔1個月打一針,其后再根據病情作每隔1-3個月注射作維持治療。 只要治療及時,大部分患者的視力都會獲得改善。
為何新藥更有效?風險與首代“眼底針”有分別?
除了傳統的第一代“眼底針”外,朱東恒醫生又指目前有新一代雙抗眼內注射藥物,可針對患者兩種發炎因子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及血管生成素-2(Ang-2),理論上可更有效減少視網膜和脈絡膜出現的血管增生及其導致的血管滲漏及出血。 因此,如患者在注射上一代眼底針后,治療成效并不顯著,可考慮轉試新藥。
此外,過往不少患者在初步考慮接受眼內注射時,也因為價錢或頻繁注射而卻步,導致延誤診治。有研究顯示,使用“雙抗眼內注射藥物”的患者在病情穩定后,約8成個案可以延長至每3至4個月才注射一針,從而減少注射、覆診次數及時間,紓緩患者的經濟負擔,為患者帶來多一種選擇。
至于風險方面,朱東恒醫生表示,新藥與傳統“眼底針”一樣,注射后有機會導致眼球受細菌感染、眼球內部出血、發炎或視網膜脫落,不過這些情況其實十分罕見,此外這類治療亦有機會令白內障的“變熟”速度稍微加快。
不過,朱東恒醫生坦言,由于濕性黃斑病變本身極難斷尾,即使接受新藥治療,其藥效亦只能協助穩定病情?;颊呷孕瓒ㄆ趶驮\,當再有復發跡象時,患者仍需要接受注射治療。若任由病情惡化,患者視力最終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耗。
如何預防老年黃斑病變?外出宜戴太陽眼鏡?
要預防老年黃斑病變,朱東恒醫生指出外出活動時宜佩戴具過濾紫外線功能的太陽眼鏡,因為有研究發現,紫外線可令視網膜受損,加重黃斑病變的發展。另外,吸煙人士則最好盡快戒煙,降低患病風險。
此外,在飲食上可多吃含葉黃素(例如菠菜、南瓜、蕃茄)、玉米黃素、維他命C、E的食物,少吃高飽和脂肪及高膽固醇的食物,以延緩黃斑退化。 另要定期監測血壓、血脂、血糖水平。 因為三高會導致微血管的損害,從而引發黃斑病變,并令病情惡化。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