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20歲男頭痛吃止痛藥無效,揭腦中風險變癱,6大行為易中招

    發布時間:2024-07-19 14:01

    中風癥狀/先兆/原因丨突然頭痛可能是腦中風的癥狀!有醫院分享病例指,一名20多歲男子突然頭痛劇烈,服用止痛藥仍無好轉,求醫后證實為腦中風,險些癱瘓。醫生指出,有6種行為容易導致血管提早老化,增加中風風險。

    20多歲男頭痛劇烈 揭腦中風險變癱

    臺灣澄清綜合醫院分享病例指,該名20多歲男子在求醫前已經連續1個月出現頭痛、左手麻木等癥狀。起初,他以為是工作壓力過大所致,惟今年6月突然感到頭痛劇烈、左側嘴角和舌頭麻木、左眼視力模糊不清,求醫后被發現罹患年輕型腦出血,即腦中風。

    該院神經外科醫生廖本立表示,該男子經常頭痛,發病初期以為是一般頭痛,故只服用止痛藥,直至頭痛加劇才求醫。經檢查后發現,他的右腦半球的硬腦膜下出血,出血量接近30毫升,而且壓迫腦部,影響對側神經區。其后,廖醫生在患者顱骨上面鉆兩個洞,把出血的血水引流出來,減少血水持續壓迫腦部,避免病情惡化導致癱瘓?;颊咴谑中g后2日轉至普通病房,恢復進度良好。

    中風癥狀是甚么?缺血性/出血性中風有何分別?

    strokeType_A02

    strokeType_A03

    strokeType_A04

    strokeType_A05

    strokeType_A06

    strokeType_A07

    strokeType_A08

    strokeType_A09

    strokeType_A10

    strokeType_A011

    strokeType_A012

    中風年殺3000港人 患者年齡下降

    至于香港,根據醫管局資料,香港每年平均約有3000多人死于中風,為第4號“致命殺手”。中風患者年齡一般為50歲以上,但近年數字顯示,中風患者的發病年齡有下降趨勢。

    衛生署指出,“中風”即是“腦血管意外”,是由于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份的養料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神經癥狀。

    中風14種常見征狀 小心突然劇烈頭痛

    醫管局指出,由于中風的影響可極為深遠,當出現下列警告訊號時,要立即延醫診治,以減低中風的后遺癥。

    綜合醫管局及衛生署資料,中風常見癥狀如下:

    1. 半身不遂

    2. 言語不清

    3. 嘴歪

    4. 眼斜

    5. 嚴重者甚至昏迷或死亡

    6. 吞咽困難

    7. 大小便失禁

    8. 感覺麻木

    9. 流口水

    10. 一只手臂、腳或半邊臉突然發生短暫的麻痺、軟弱無力或癱瘓

    11. 視線突然模糊或一只眼睛看不清楚

    12. 突發性的劇烈頭痛

    13. 身體平衡及手腳協調出現困難、或突然無故倒下

    14. 無故頭暈或昏厥

    小中風癥狀與一般中風一樣嗎?

    醫管局指出,小中風的征狀與中風一樣,但只持續數分鐘便消失,而無遺留永久殘障,病人可有一次或數次的小中風,這可能意味真正中風的來臨。局方提醒,若身體出現警號,應立即求醫。

    年輕腦中風發病原因6種行為增風險

    神經外科醫生廖本立解釋,年輕型腦出血主要有3大發病原因:高血壓、腦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異常,但該名20多歲男子沒有三高,頭部也沒有受到撞擊,因此推斷可能與生活飲食習慣有關。

    引發年輕中風6大高危行為

    他表示,以下6種情況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1. 晚睡、睡眠不足

    2. 常吃多油食物

    3. 常吃高糖分食物

    4. 常吃高熱量食物

    5. 壓力過大

    6. 久坐、少活動身體

    廖醫生表示,這些行為會導致身體容易發炎,造成血管提早老化,增加引發中風的風險。如果突然感到劇烈頭痛,而且伴隨著顏面或單側肢體麻木無力,就應盡快求醫檢查。

    資料來源:澄清醫院、香港醫管局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