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隔夜菜要小心! 有腎臟科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60多歲女子與家人翻熱隔夜菜食用后,全家患急病入院,該婦女更出現急性腎損傷情況。 醫生提醒,處理隔夜菜時若忽略6件事,容易引發食安風險。 剩菜可放室溫多久? 可翻熱多少次?
吃隔夜菜后腎受損 全家也入院
腎臟科醫生洪永祥在節目《健康好生活》分享病例指,該名60多歲女子本身患有糖尿病及慢性腎衰竭,但病情一直控制得很好。 惟最近復診時,驗血結果顯示她的腎絲球過濾率大跌30分。
洪醫生指,這是很嚴重的情況,通常代表出現急性腎損傷,是因為受感染所致。 該女子表示,最近并無感冒或泌尿道感染,不過一星期前,全家一起因為腸胃炎到急癥室求醫。
翻熱隔夜菜忽略1事 導致全家入院
為何腎功能受損,甚至令一家人也入院? 原因與吃隔夜菜有關。 該女子表示,之前吃剩番茄炒蛋,出事前她用微波爐加熱后,與家人一起食用。 加熱后的番茄炒蛋看似熱騰騰,但吃起來里面仍然是冷的。
拿出來的時候,外面熱熱的,中間涼涼的。 不過,她覺得反正是夏天,不如吃點涼涼的食物,因此沒有再次加熱。 洪醫生表示,該名60歲女子是長期病患者,免疫力比較差,因此一次腸胃炎就足以令腎功能嚴重下降,引發急性腎損傷。
隔夜菜只能翻熱一次?忽略6件事恐吞細菌毒素
洪醫生隔夜菜保存及加熱的注意事宜,避免細菌滋生污染食物,食用后損害健康。 他提出了6大建議:
隔夜菜應如何處理?
洪永祥醫生教安全保存及食用隔夜菜(剩菜)6大原則:
-
避免把剩菜放在室溫下2個小時。
-
把剩菜放在干燥且密封的容器保存,阻絕空氣后再放入雪柜。
-
若吃剩的食物份量比較大,須妥善分裝保存,以免細菌污染。
-
趁熱將剩菜放進冰箱,若低于60°C可能會產生細菌。
-
食用隔夜菜時,須將之加熱到70°C以上:使用微波爐可能會有加熱不均勻的問題,因此若翻熱時間不足,就必須再次加熱。
-
隔夜菜須一次吃完,避免反復多次加熱。
進食后腹痛是腸胃炎癥狀? 還是食物中毒?
重癥科醫生黃軒曾講解“急性腸胃炎”與“食物中毒”的分別。 他指出,兩者癥狀雖然相似,不過發病時間及癥狀嚴重程度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急性腸胃炎
發病時間:發病時間可能更長,甚至在幾天后(約24至72小時)才會出現癥狀。
癥狀:可能會嘔吐,但未必會出現腹瀉、發燒,即使出現程度亦相對輕微。
食物中毒
發病時間:通常在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后約1至36小時內發作。
癥狀:癥狀通常比急性腸胃炎嚴重,可能會出現發燒、血便等癥狀。
吃炒蛋滑蛋易致沙門氏菌中毒?
過往,香港亦曾發生過進食滑蛋而導致食物中毒的個案,根據本港食安中心資料,蛋類菜式若烹煮及貯存溫度不當,可導致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沙門氏菌特征如下:
沙門氏菌能在未經煮熟的雞蛋中存活
不當的貯存溫度(例如25°C室溫)亦會助長在未經煮熟雞蛋之中的沙門氏菌快速繁殖。
患者食用受污染的蛋類菜式后,通常會于受感染后12至36小時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發燒等病征。 嚴重者可能出現敗血癥、脫水等并發癥,甚至死亡,但并不常見。
食安中心提醒,徹底煮熟和加熱能消滅食物中的細菌,包括沙門氏菌。 食物應煮熟至中心溫度至少達75°C。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