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不吃藥3招逆轉糖尿病,醫生教飯后必做1事,30分鐘降血糖

    發布時間:2024-07-30 13:44

    糖尿病是常見的都市病之一,據統計,香港每10人有1人患糖尿病。 患上糖尿病,是否代表無法逆轉,須終身服藥? 有醫生指出,患者只需作少許改變,即可在不服藥的情況下逆轉糖尿病。 其中包括,飯后做1件事,即可在30分鐘內降血糖。

    1

    不吃藥3招逆轉糖尿病 醫生教飯后必做1事

    家醫科醫生黃致遠在初日診所YouTube頻道影片表示,糖尿病并非無法治愈,建議患者根據以下3招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包括改變飲食次序等,已有助改善病情,甚至達到逆轉糖尿病的效果。

    1. 減少糖類攝取

    血糖高的人士通常都有糖類不耐的情況,糖尿病患者只要減少糖類攝取,血糖可穩定受控。

    日常應限制白飯、多士、甜品、水果等食物的攝取量

    2. 飲食采用糖尿病版“211餐盤”

    一般“211餐盤”:將餐盒平分為4等份,當中2份是蔬菜、1份全榖類和1份優質蛋白質

    糖尿病版本:更強調減少淀粉攝取,轉而把重點放在蔬菜或蛋白質上來穩定血糖

    同時搭配正確的進食順序“水、肉、菜、飯、果”,先吃蛋白質、蔬菜,把淀粉留到最后吃

    3. 增加運動量

    適度增加餐后運動量,不一定進行高強度運動

    可以從每次30分鐘的超慢跑、深蹲、弓箭步蹲開始

    培養固定運動習慣,就能有效控糖

    香港約有70萬人患糖尿病 多少歲易發???

    據香港醫管局資料,糖尿病是一種代謝失調的慢性疾病,香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占總人口約一成,即每10名港人便有1名糖尿病患者,數目明顯正急劇上升。

    發病率方面,年齡35歲以下人士當中有2%患上糖尿病。 65歲以上的人士中,更有超過20%患上糖尿病。 據世衞準則,如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兩小時血糖>11.1 mmol/L的人士,即可判斷為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初期有何癥狀?5大因素增患病風險?

    醫管局指出,當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時,血糖便會不正常地高,導致糖尿病。 糖尿病初期會出現以下癥狀:

    • 經??诳?、小便頻密

    • 感到饑餓、體重下降

    • 容易疲倦、視力模糊

    • 傷口不易愈合; 皮膚痕癢,女性或會出現發癢的情況

    衛生署指出,目前醫學界仍未完全理解糖尿病的成因,但以下因素會增加患上糖尿病風險:

    • 缺乏運動

    • 過重或肥胖

    • 某些藥物或疾病令胰臟受損,影響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

    • 年齡增長,患者大多在45歲后出現糖尿病

    • 家族遺傳,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破壞神經系統 5大器官及部位恐受損

    據醫管局數據顯示,糖尿病有機會引起急性或慢性并發癥,嚴重者有機會導致截肢或致命風險:

    1. 急性并發癥

    急性血糖過低 (血糖少于3.9mmoil/L):

    患者可能出現會出心跳加速、嚴重饑餓、頭暈、眼花、震顫、發抖、冒冷汗、嘴唇、舌頭或手指有麻痹感覺,昏昏欲睡、甚至神智不清

    若患者清醒,可服用15克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方糖/果汁糖3粒、3茶匙砂糖、普通汽水或果汁半杯,征狀改善后加面包1小片或餅干3-4塊

    急性血糖過高 (血糖等于或超過15mmoil/L):

    患者可能會呼吸快而深、有惡心、嘔吐、劇渴現象、并引致神智不清或昏迷情況

    此時患者應盡快送院醫治

    2. 慢性并發癥

    若糖尿病控制不當,血糖長期偏高,血管和神經系統容易受到損壞,令身體器官長期受損,甚至喪失功能,有致命風險:

    腦:腦血管病如中風等

    眼睛: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

    心臟及血管:冠心病、心臟衰竭、高血壓

    腎臟 :蛋白尿、感染、腎功能衰竭

    足部:神經病變、血管病變、潰瘍、感染。 如下肢潰瘍感染長期不愈者,可能需要截除下肢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