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腫未必是單純水腫! 有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79歲婦人出現腹脹、腳水腫等癥狀,求醫確診患上晚期肝癌。 醫生提醒,長者要特別留意身體發出的3大警號,盡早求醫。
腳水腫揭患肝癌 腫瘤13cm大
綜合臺媒報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漆t生王博民分享病例指,該名79歲女子自7月起發現不適癥狀,小腿腫脹,按壓后無彈性,甚至嚴重至無法穿上鞋子。 此外,家人發現她走路時會不斷氣喘,于是帶往求醫。
起初,醫生以為是心臟出問題,但照心電圖后并無發現異狀。 其后轉往肝膽腸胃科,進行腹部超聲波檢查后,證實該女子患上晚期肝癌,肝臟腫瘤更大至13厘米。
肝癌腫瘤壓迫心房 血栓導致易氣喘
醫生指出,該女子體內的腫瘤已大至壓迫到下腔靜脈及右心房,并形成長達7cm的血栓。 經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癌細胞已擴散:沿肝臟下層肝門靜脈、下腔靜脈一路擴散至右心房,屬于肝癌合并血栓病癥的最嚴重情況。 醫生估計,這亦是造成該女子出現腹水、氣喘的主因。
由于該女子年紀大,加上血栓位置幾乎占據整個下心房,進行手術恐令她體力難以支撐。 因此,醫生采用非侵入式的放射治療縮小腫瘤,搭配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 經過2周治療后,該女子右心房血栓長度僅剩1厘米,肝門靜脈成功被打通,其下肢水腫和狂喘癥狀獲大幅改善,病情受控。
長者現3大癥狀即求醫 恐是肝癌警號
放射腫瘤??漆t生王博民醫生指出,高齡長者如發現身體出現腹脹、雙腳水腫、易喘等癥狀,應及早求醫檢查。 即使不幸證實患上肝癌,亦不應放棄治療。 因為肝癌細胞是少數對放射治療極為敏感癌細胞,只要精準控制放射照射劑量,就有機會逐漸殺死癌細胞,正常組織的細胞也能持續修復,術后再加上標靶藥物助并應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就能有效治愈肝癌。
腹脹恐是警號 小心肝癌9大癥狀
根據香港衛生署資料,肝癌是肝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可分為原發性肝癌(在肝臟開始)或繼發性肝癌(源自另一器官及擴散至肝臟)。
肝癌成因
肝癌患者以男性居多,原發性肝癌的主要成因包括:
肝硬化
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是最常見的原因
服用某些有毒的化學物質(如發霉花生或其他食品產生的黃曲霉毒素)
長期酗酒
長期受到某些環境污染物侵害(如吸入制膠廠使用的聚氯乙烯)
肝癌癥狀
肝癌早期一般沒有任何病征,其后較常出現以下征狀:
右上腹疼痛、發燒、皮膚及眼睛泛黃、腹部腫脹、小便呈茶色而大便呈淺灰色、食欲不振、惡心、體重下降、疲倦及虛弱
腳腫是肝硬化征兆 嚴重可致肝癌
當中,上述病例的女子所出現的腹部及下肢出現腫脹等癥狀,其實亦是肝硬化導致肝功能衰退的警號,病情嚴重可惡化成肝癌。
肝硬化8大征狀
肝硬化是因肝臟長期受損,導致肝纖維組織增加,肝小葉構造的改變而變硬。
· 食欲不振
· 惡心
· 體重下降
· 感覺疲倦及虛弱
當肝功能逐漸衰退,患者會出現以下的病征:
· 皮膚及眼睛泛黃
· 尿液呈深色
· 腿、足及腹部腫脹
· 容易出血及出現瘀斑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