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脂期間想吃豬肉,到底選哪一個部位比較好?豬肚、豬頸肉、豬紅?有注冊營養師教街市買豬肉攻略,比拼24個豬肉部位的脂肪比例,并推介較低脂部位。原來,減肥也可以食豬潤?
比拼豬肉24個部位脂肪 減肥可以食豬潤?
注冊營養師潘卓琳(啊家)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列出24個豬肉部位的脂肪比例。她指,選對部位的話,可以大大減少脂肪攝取量,減肥期間也“有啖好食”。
豬肉24個部位脂肪量 排行榜(由高至低)
1.豬頸肉 60%
2.豬頭皮 44%
3.五花腩 33.5%
4.豬尾 33.5%
5.免治豬肉(肥)28%
6.豬腩排 23.4%
7.豬手(前腿)18.8%
8.豬大腸 18.7%
9.豬脷 18.1%
10.豬腳 16.1%
11.排骨 14.7%
12.無骨豬扒 12.6%
13.梅頭 12.4%
14.豬耳 11.1%
15.豬腱 10.5%
16.豬腦 9.8%
17.瘦肉 6.2%
18.赤肉 5.4%
19.腰內肉 5.4%
20.豬肚 5.1%
21.免治豬肉(瘦) 5%
22.豬潤 3.5%
23.豬腰 3.2%
24.豬紅 0.3%
從上述資料可見,24個部位之中,豬頸肉和豬頭皮是脂肪量最高的。豬頸肉的脂肪百分比為60%,比豬腩肉高出1.7倍,而豬頭皮的脂肪比例約為44%。豬潤看似肥膩,但原來脂肪比例只有3.5%。
推介11個較低脂豬肉部位
注冊營養師潘卓琳建議,減肥期間,可以選擇的豬肉11個部位,包括:
·瘦肉、免治豬肉(瘦)、無骨豬扒、赤肉、梅頭、豬肚、豬潤、豬腱、腰內肉和豬紅。
但她提醒,吃豬潤和豬腰時,也要留意膽固醇含量,建議適量攝取,最多每周1至2次。
根據香港醫管局資料,膽固醇是脂肪的一種,來自所有肉類、魚類、家禽、貝殼類、蛋黃和奶類產品。血液中的膽固醇,只有20-30%是直接由食物吸收,絕大部份是由肝臟所制成。血液中含過高的膽固醇、甘油三酸脂、低密度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及過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都可能導致冠心病及中風。
資料來源:注冊營養師潘卓琳(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