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案,聲押前臺北市長柯文哲,臺北地方法院裁定無保請回;北檢昨向北院遞狀,向臺灣高等法院提起抗告。今有消息傳出,檢方查扣都發局2020年4月,一份柯文哲交辦給彭振聲的便簽。對此,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表示,要公務員放水又要公務員不坐牢,這絕對是矛盾的,若要防止公務員坐牢,就直接說不準開放容積率就好,即使被“監院”糾正,但市府就是有權利不給。
▲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截自中天新聞直播)
《鏡周刊》今爆出檢方查扣都發局2020年4月的一份便簽,顯示柯對京華城容積率增加過程早就知情,因柯當時拿出“京華城容積率與樓地板面積差異比較”文件轉交給彭振聲,還在便簽上簽名寫下“TO彭副:他們的結論是什么?原則很簡單,公務員不坐牢。Ko”。
對此,趙少康今上午受訪表示,“公務員不坐牢”,就是到底容積率要開放不開放,因為開放就可能是圖利,圖利就可能是坐牢,所以柯文哲這個指示也很奇怪,因為如果你覺得公務員會坐牢,那就不準就好了。
趙少康認為,如果自己是市長就會說“為了防止公務員坐牢,所以容積率不應該增加”,一句話就好。那開了很多會議,開放容積率又叫公務員不坐牢,這兩個其實是矛盾的,因為圖利罪,很容易陷人于不義,很容易陷人于犯法,所以都發局送上來的文就說,如果放寬到1萬2千余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會有圖利的嫌疑,回答的很清楚就是不應該開放。
趙少康也說,實在不懂,看郝龍斌的時候多么嚴謹,固守容積率392%,多一個百分點都不給,現在392%一下變560%、一下又變840%,是非常多的,其實就算“監察院”糾正又怎樣?如果覺得不想給、不愿給,市府就是有權利,“監察院”糾正我臺北市政府,還是不給,因為這東西圖利太多了。
趙少康也直呼說,“所以我也不懂,叫公務員不坐牢,那不坐牢就是不放水就不坐牢了嘛!要放水又要不坐牢,這絕對是矛盾的”。
來源: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