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25日獲頒清華大學榮譽講座證書,并與清大人社院學士班主任姚人多以“臺灣政局的未來”為題對談。提到柯文哲官司,小笠原說,以目前報導來看,柯文哲年底前很可能被起訴,同時也借鏡日本政壇經驗,認為柯文哲若復出,將會以“還我清白”為口號,爭取選民支持。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能否復出政壇,備受關注。 中時資料照
談到今年“總統大選”,小笠原說,賴清德上任至今已經4個月,但民調仍保持穩定,與過去3任“總統”不太一樣,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都是就職時是高峰,過了2、3個月民調就開始掉,但賴清德民調則是差不多維持就任時的狀況。
他分析,因1月選舉時民進黨喪失“國會”多數席次,2月后新的在野黨聯合對抗執政黨,其中,4年前投給蔡英文的選民中,就有3成左右的選民轉投給柯文哲,但后來選民卻發現,“國會”的情況不如預期,因此也有“青鳥飛出來”,引發中間選民的危機感,當被問到是否支持,中間選民自然會回答支持賴清德。
民眾黨拿到8席“關鍵少數”,小笠原指出,依日本政治學者普遍看法,如何善用關鍵少數的優勢,大概是先讓2個主要政黨在“國會”對立、陷入僵局,當選民開始焦慮時,如果當下柯文哲帶著8位民眾黨“立委”進場、解決僵局,那第3勢力就會吸引到選民的好評。
小笠原說,這是想像中的關鍵少數,但臺灣的情況卻不是這樣,而是出現藍白合,民眾黨與國民黨聯合跟執政黨對抗,他也坦言,從海外學者的觀點來看,看不出來臺灣的第三勢力在哪里、在做什么。
小笠原說,現在臺灣選民可能忘記7月之前發生了什么事情,但從1月選舉后民眾黨支持率就開始逐漸下降,他認為接下來如何還很難判斷,但大家主要關注柯文哲的官司,他也認為,從媒體報導上來看,柯文哲年底前很有可能被起訴,明年會發展如何還要再觀察。
他也以日本政壇過去經驗分析,日本政界出過幾例國會議員,甚至是當過部長級的國會議員,被卷入金錢爭議,甚至被判刑,但他們在爭取連任時,競選口號都都是“還我清白”,這樣的口號有時是有效的,因此他也認為,未來“還我清白”可能會成為柯文哲的政治口號。
來源: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