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有多重要?有精神科醫生指出,不吃早餐會增加患認知障礙癥(腦退化癥)的風險。他推介1份早餐餐單,有助保護血管,預防“三高”及腦退化。
精神科醫生推介防腦退化早餐餐單
日本精神科醫生和田秀樹專門研究老年精神醫學及認知障礙癥,從事老年醫學護理工作已30多年。他向日媒《介護ポストセブン》分享預防腦退化的方法時表示,隨著年齡增長,營養不足、低血糖對于健康的損害將越來越大,同時也會增加患認知障礙癥的風險。
和田醫生指出,早餐是不可或缺的,而他則習慣在早上8點吃早餐,吃到8分飽,其中,必定均衡攝取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
和田醫生推介的防腦退化早餐:
· 1個飯團,配料包含海鮮或肉類這些蛋白質食物,并用紫菜包裹飯團
· 1只煎蛋加2片火腿
· 1杯青汁,有時會吃1只香蕉,以增加膳食纖維、維他命的攝取量。
· 100g原味奶酪,并撒上三種配料(總共1.5g):肉桂粉、芫荽及姜黃粉。
吃這款早餐有何好處?
和田醫生指,碳水化合物(例如飯團)和蛋白質(例如雞蛋)是必須攝取的。為什么吃奶酪要加肉桂粉、芫荽及姜黃粉?他表示,這3種香料有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可令血管恢復活力。至于青汁,則有助增加纖纖的攝取量。另有研究指出,姜黃有助改善記憶力。
早餐前運動可穩定血糖?
除了早餐要營養均衡,還有什么保健秘訣?和田醫生表示,運動可增強肌肉,對于控制血糖、預防退化也有幫助。他經常在早餐前進行適量鍛煉,例如步行、深蹲或使用震動機,著重訓練下半身肌肉。
認知障礙癥先兆/癥狀/風險因素
根據香港醫管局資料,認知障礙癥(腦退化癥)是一種腦部退化疾病,不但影響患者的記憶、判斷和執行力,更會影響患者的情緒和行為。其中,有74%認知障礙癥病例屬于“阿茲海默癥”。
認知障礙癥的癥狀一開始時發展緩慢不顯著,故容易被家人忽略,但后來逐漸加劇,并深深影響患者和照顧者。
認知障礙癥10大警告訊號
根據衛生署資料,認知障礙癥常見征兆如下:
1. 喪失記憶以致影響日常生活
2. 處理事情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
3. 對執行熟悉的工作感到困難
4. 對時間及方位感到混亂
5. 對視覺影像及空間關系的理解有困難
6. 說話或書寫選字表達有困難
7. 隨處亂放物件及不能回顧擺放過程
8. 判斷力衰退
9. 失去工作或社交活動的熱誠和主動性
10. 情緒或個性改變
認知障礙癥癥狀早期/中期/晚期變化
衛生署指,認知障礙癥患者病情3大階段發展及征兆如下:
· 早期: 變得健忘,尤其是忘記剛發生的事情、做復雜家務時有困難、情緒可能有改變,包括感到抑郁和焦慮
· 中期: 變得更加健忘,尤其是近期的事件和人名,溝通(說話和理解) 愈來愈困難,在沒有相當支援下無法獨自安全生活,漫無目的地徘徊、反覆提問等
· 晚期: 無法認辨親友、大小便失禁、行為可能變得更加異常,包括襲擊他人和焦燥舉動
什么人較易患認知障礙癥?
醫管局指,此病可以發生在任何人士身上,但以下因素可能會增加導致患認知障礙癥的風險:
1. 年歲越大
2. 有認知障礙癥家族史
3. 心血管疾?。ㄈ绺哐獕?、高血脂等)
4. 糖尿病
5. 腦損傷歷史
6. 飲酒過量
資料來源:介護ポストセブン、衛生署、醫管局
最權威的香港本科升學資訊!10月19日,星島新聞集團攜香港各大高校,在深圳舉辦香港高等教育博覽會,推介優質香港高等教育資源。名額有限,請點擊鏈接填寫資料,及早獲得參加機會。
https://www.wjx.top/vm/QkvSl2q.aspx
報名人數眾多,會有資格審核環節,請務必認真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