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今年2月發表研究報告指,預測到了2050年,全球新增的癌癥病例將會較30年前上升77%。有營養師提出8大防癌抗癌方法,其中包括避免早餐常見的一級致癌物。
癌癥個案恐增77% 做到8件事風險大減
根據香港衛生署公布的統計數字,2023年港人主要死因第一位為惡性腫瘤,有接近15,000人死于癌癥。如何從日常生活減低罹患風險?營養師張益堯在Facebook專頁撰文,提出8大防癌及抗癌關鍵方法,譬如必吃14種抗氧化力高的食物。
8件事有效防癌抗癌 必吃14種食物
1. 務必戒煙
香煙(包含電子煙與加熱煙)中有上百種的致癌物,會造成細胞的病變,不只會引發肺癌。
2. 避免過量飲酒
過量的酒精容易進入細胞內,造成DNA突變而引發癌癥。
女性每日不宜喝超過120cc的紅酒(一份酒精當量),男性每日則不宜喝超過240cc(兩份酒精當量)的紅酒。
3. 避免辛辣與刺激食物
刺激性的食物會傷害腸道黏膜,引發細胞癌變。
4. 避免燒烤與煎炸食物
香腸、火腿、煙肉等加工食物因為含有亞硝酸,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成一級致癌物,與香煙、酒精屬于同一等級。
燒焦的食物與超過發煙點的油脂,都會產生許多自由基、毒素與致癌物。
5. 多攝取抗氧化力高的食物
紅色食物(茄紅素):番茄
橙色食物(類胡蘿卜素):紅蘿卜、南瓜
黃色食物(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粟米仔、黃色甜椒
綠色食物(維他命C):奇異果、番石榴
白色食物(硫化物):洋蔥、大蒜
紫色食物(花青素):藍莓、車厘子
兒茶素:綠茶
薑黃素:薑黃
黃烷醇:可可
6. 多攝取高纖食物
蔬菜、水果與全穀類含有豐富的纖維可以幫助腸道蠕動,促進糞便的排除,避免毒素傷害腸道黏膜細胞。
7. 多喝水
充足的水分與豐富的纖維有加乘的效果,促進代謝,幫助排除身體毒素。
每天要喝體重的30至40倍的水,以體重60kg人士為例,每天應喝1800至2400cc水。
8. 體重控制
體重過高會增加30%的罹癌風險,所以維持在理想體重與體脂量,是很重要的。
張益堯又提醒,適度運動與充足睡眠,對于身心舒壓十分重要,也有助遠離癌癥風險。他又建議應定期健康檢查,有利及早發現并進行治療。若發現體重異常的減輕,例如沒有刻意減重,體重卻莫名下跌,這時就要盡快速就醫檢查,把握治療的黃金期。
資料來源:張益堯營養師/西餐廚師/橄欖油品油師、衛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