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社會正建立“走塑”文化,謝展寰:汲取垃圾收費經驗,不會夾硬來

    發布時間:2024-10-25 12:56

    管制即棄塑料新法例于今年4月22日開始實施,首階段管制即棄塑料餐具及其他塑料產品新法例的適應期日前結束。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25日)出席電臺節目表示,香港正開始建立“走塑”文化,很多市民開始自備餐具,適應期內,減少約3,000萬套即棄餐具,而香港垃圾的塑膠量亦慢慢下跌。

    他指,很多連鎖餐飲集團指市民購買外賣時,八至九成人都無須外賣餐具; 又指職員巡查市面時,發現市面約3成餐廳已不提供外賣餐具,亦不擔心影響生意。 指出很多市民開始自備餐具,絕大部分食肆都符合法例要求,在適應期內,減少約3,000萬套即棄餐具,而香港垃圾的塑膠量亦慢慢下跌。

    至于第二階段管制何時推行,謝展寰表示,要視乎替代產品成熟度、價錢、社會接受程度等,政府正與餐飲業界試驗替代產品。 被問及政府對于替代品態度,他指政府立場是鼓勵市民自帶餐具,如社會接受度高,相關工作做得好,不會過急或強硬,相關政策便可行得“更深更遠”,否則社會或有反彈。

    被問及有否餐廳指替代品未符合,如“有木味”或承托力不足等問題。 謝展寰指自己年紀大,曾經歷過由“無塑膠”到“有塑膠”,稱“嗰陣啲人都投訴”,投訴“個膠羹有膠味”等等,認為改變習慣需要時間。 謝展寰承認“走塑”政策汲取垃圾收費的經驗,強調政府重視民意,即使政策好,但社會不接受亦不會“夾硬來”。

    至于今屆政府任期內會否再推垃圾收費,謝展寰表示會評核社會的接受程度、減廢回收的參與度等,待成熟才能推行,政府會在明年中到立法會報告情況,重申不會就推出時間設定硬指標。 他提到,政府雖暫緩推行垃圾收費,但在宣傳過程中有正面之處,市民對垃圾分類回收的認識、參與度及支持度均有增加,政府隨后亦已加大減廢回收工作。 他指出,由1月起,家居廚余量已增加4倍,其他回物亦增多5至6成。

    另外,謝展寰指出,政府自6月起已逐步向所有公共屋邨住戶,每月免費提供20個指定垃圾袋,作為宣傳教育之用,由6月至今,公共屋邨所收到的回收物增加7成,家居廚余回收多近一半。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