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早餐忌吃這種包?營養師揭一日三餐這樣吃,血糖值破千!

    發布時間:2024-11-05 13:43

    吃什么容易令血糖超標?有營養師分享指,首次碰到有患者的血糖值竟然可破千,數值比正常值高逾12倍,原因更與患者的一日三餐有關,當中包括患者常吃的早餐面包及5款水果及湯水。

    營養師揭一日三餐這樣吃 血糖值破千!

    營養師陳怡婷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分享該患者的血糖檢測結果,顯示患者血糖值竟高達1226 mg/dl(正常值:<100 mg/dl),讓她直言:“做營養師8年,第一次看到破千血糖!”

    對于患者血糖值破千的原因,陳怡婷營養師分享了患者一日三餐的餐單:

    · 早餐:山東大饅頭1個/肉包2個,搭配含糖五谷芝麻粉沖泡飲料、1條香蕉

    · 午餐:(外賣)即食面+鹵蛋或兩餸飯(飯2碗,少許蔬菜,喜歡吃鹵肉)+2至3條大香蕉

    · 晚餐:(自煮)白飯2碗+肥肉+少許蔬菜+南瓜湯/蓮藕湯/山藥湯2至3碗+橙/2至3個番石榴

    陳怡婷營養師指出,患者上述的飲食習慣已反映出過量攝取淀粉跟精制糖,而且患者平日還會隨身攜帶糖果,想吃就吃,并把含糖飲品當水喝,更沒有運動習慣,自然導致血糖值暴增。

    6大飲食貼士穩血糖 吃飯宜依1順序

    陳怡婷營養師曾分享指,攝取過多的精致糖、人工添加物等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導致胰島素阻抗,無形埋下高血糖的風險因子,最終導致糖尿病。要穩定血糖,她建議飲食可遵從以下貼士:

    1. 控制碳水化合物(糖類)的攝取量

    糖類食物為主要造成血糖上升的因素,而精致糖又易讓血糖起伏更大!

    · 減少精致糖:減少糕餅、甜點、餅干、含糖飲料、果汁等攝取。

    · 控制含糖攝取量:六大類食物中的全谷雜糧類、水果類、乳品類,為主要的含糖類食物,應個別化控制攝取量。

    2. 飲食多樣化

    · 原因:除了控制含糖攝取量以外,要記得搭配蔬菜類、豆魚蛋肉類(蛋白質)等食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多樣化攝取不同食材,獲取足夠的熱量及營養素。

    3. 足夠膳食纖維

    · 原因:膳食纖維雖然也屬于碳水化合物,但是膳食纖維不被腸道吸收,且能減緩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延緩飯后血糖上升的速度,穩定血糖,也有飽足感。

    · 進食分量建議:蔬菜類1-2拳頭/餐,水果2拳頭/天,蔬果建議選擇不同顏色較佳,能獲取不同營養素。

    · 主食建議:以未精制全谷雜糧類取代精致淀粉,例如糙米飯/五谷飯取代精制白米,蕎麥面/全麥面取代白面條。

    4. 少油少加工

    · 原因:過多的油脂會延緩胃排空的速度,使血糖下降的速度變慢,導致飯后血糖偏高,且攝取過多的油脂,會增加肥胖的風險。

    · 建議:減少油炸物、瘦肉取代肥肉、吃食物不吃加工品(選擇原型食材取代加工制品)

    5. 吃飯順序

    · 相關研究:把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放在后面吃,能使血糖上升的幅度較平緩,有助于餐后血糖的穩定。

    · 建議:吃飯順序可以依次調整為菜、肉、飯、水果,幫助血糖更穩定。

    6. 規律運動

    · 好處:運動能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

    · 建議:每周中強度運動150分鐘,3-5次/周,可以再搭配肌力訓練2-3次/周更佳。

    血糖過高易患糖尿???

    血糖過高會引發糖尿病,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準則,如空腹血糖大過或等于7 mmol/L,或餐后2小時血糖高于11.1 mmol/L的人士,則可判斷為患上“糖尿病”??崭沟亩x為禁食8小時以上。

    而香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占總人口約一成,即每10名港人便有1名糖尿病患者。

    精尿病有何常見癥狀?嚴重恐致心臟衰竭?

    當身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人體無法正常利用所產生的胰島素時,血糖便會上升。血糖過高可引致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紊亂,長遠而言,更會引起多個身體系統及器官破壞,包括:心血管、視網膜、神經、腎臟等。

    糖尿病者初期征狀:

    1. 經??诳?/p>

    2. 小便頻密

    3. 感到飢餓

    4. 體重下降

    5. 容易疲倦

    6. 視力模糊

    7. 傷口不易愈合

    8. 皮膚痕癢,女性或會出現陰部發癢的情況

    據醫管局資料,糖尿病有機會引起急性或慢性并發癥,嚴重者有機會導致截肢或致命風險:

    1. 慢性并發癥

    若糖尿病控制不當,血糖長期偏高,血管和神經系統容易受到損壞,令身體器官長期受損,甚至喪失功能,有致命風險:

    · 腦:腦血管病如中風等

    · 眼睛: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

    · 心臟及血管:冠心病、心臟衰竭、高血壓

    · 腎臟:蛋白尿、感染、腎功能衰竭

    · 足部:神經病變、血管病變、潰瘍、感染。如下肢潰瘍感染長期不愈者,可能需要截除下肢

    2. 急性并發癥

    急性血糖過低(血糖少于3.9mmoil/L):

    · 患者可能出現會出心跳加速、嚴重饑餓、頭暈、眼花、震顫、發抖、冒冷汗、嘴唇、舌頭或手指有麻痺感覺,昏昏欲睡、甚至神智不清

    · 若患者清醒,可服用15克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方糖/果汁糖3粒、3茶匙砂糖、普通汽水或果汁半杯,征狀改善后加面包1小片或餅干3-4塊

    急性血糖過高(血糖等于或超過15mmoil/L):

    · 患者可能會呼吸快而深、有惡心、嘔吐、劇渴現象、并引致神智不清或昏迷情況

    · 此時患者應盡快送院醫治

    預防糖尿病多做運動也有效?

    香港醫管局指出,肥胖是一個引致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因此可以透過預防肥胖去減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以下是一些預防肥胖建議:

    · 保持理想體重,體重過胖者,宜定下減重目標(5-10%現時體重)

    o 亞洲人的理想體重指標(Body Mass Index, BMI)為18.5-22.9

    o 體重指標= 體重(公斤) ÷ 身高(米)÷ 身高(米)

    · 均衡飲食,以“三低一高”- 即低脂肪、低糖、低鹽及高纖維素飲食原則為目標

    · 保持活躍,定期進行中等強度運動(建議每星期最少五天進行30分鐘或以上運動)

    資料來源:營養師陳怡婷(獲授權轉載)、香港醫管局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