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膽固醇高不能吃大閘蟹?大閘蟹營養價值比拼,6兩蟹膽固醇=1.5只雞蛋?

    發布時間:2024-11-07 15:54

    踏入秋天迎來大閘蟹季,但不少愛吃大閘蟹之人都會擔心大閘蟹高熱量和高膽固醇,究竟膽固醇高的人士能不能吃大閘蟹?注冊營養師潘卓琳發文列舉不同重量大閘蟹的營養價值,供大家參考。

    大閘蟹

    膽固醇高不能吃大閘蟹?大閘蟹營養價值大比拼

    注冊營養師潘卓琳在其Facebook發文列出大閘蟹的各種營養價值。她指,大閘蟹屬于河蟹,每只5至6兩重的大閘蟹,大約可以吃到2兩肉和膏,以下是每100克大閘蟹可食用部份的營養價值:

    熱量:103 kcal 

    蛋白質:17.5 g

    碳水化合物:2.3 g

    脂肪:2.6 g

    膽固醇:267 mg

    鈣質:126 mg

    鐵質:2.9 mg

    鋅質:3.68 mg

    鉀質:181 mg

    潘卓琳又列出不同重量大閘蟹的熱量、蛋白質、脂肪和膽固醇,減肥人士可參考一下。

    不同重量大閘蟹營養價值

    2兩大閘蟹

    大約35克可食用部份(肉和膏)

    約37kcal 

    蛋白質 6g

    脂肪 0.9g

    膽固醇 96mg

    3兩大閘蟹

    大約55克可食用部份(肉和膏)

    約56kcal 

    蛋白質 9g

    脂肪 1.4g

    膽固醇 144mg

    4兩大閘蟹

    大約70克可食用部份(肉和膏)

    約74kcal

    蛋白質 13g

    脂肪 1.9g

    膽固醇 192mg

    5兩大閘蟹

    大約90克可食用部份(肉和膏)

    約93kcal 

    蛋白質 16g

    脂肪 2.3g

    膽固醇 240mg

    6兩大閘蟹

    大約110克可食用部份(肉和膏)

    約111kcal 

    蛋白質 19g

    脂肪 2.8g

    膽固醇 288mg

    潘卓琳指,一隻5至6兩大閘蟹大約等于1.5隻中型雞蛋的膽固醇含量。她說,大閘蟹的蟹肉提供健康低脂的蛋白質,同時能夠提供多種礦物質,例如:鐵質、鈣質及鋅質,屬于營養價值豐富的食物。但要留意,大閘蟹的膽固醇含量比較高,尤其蟹膏部分。她又分別列出一些大閘蟹部位和料理的熱量,讓減肥人士注意一下。

    不同大閘蟹部位/料理熱量

    蟹肉 88kcal/100g

    蟹黃 237kcal/100g

    蟹醋 14.5kcal/15mL

    蟹粉小籠包 80kcal/1件(36克)

    紅糖姜茶 40kcal/200mL小杯(含2包砂糖)

    注冊營養師潘卓琳指,蟹膏熱量最高,每100克提供 237kcal,脂肪含量大約等于3茶匙油,而蟹肉是低脂部份,每100克只有88kcal。潘卓琳又指,6兩大閘蟹的熱量大約和以下幾種食物相等:

    6兩大閘蟹等于:

    1包即食雞胸

    1.5只雞蛋

    1片50克午餐肉

    3.5粒魚肉燒賣

    1.3盒脫脂牛奶

    痛風癥患者應避免大閘蟹

    潘卓琳又指,痛風癥患者最好避免大閘蟹這類高嘌呤的甲殼類海鮮食品,如果真的想吃,就淺嚐一下,否則會增加痛風癥發作的風險。她認為,如果擔心膽固醇問題,食大閘蟹時不妨用正念飲食(Mindful Eating)的技巧,慢慢品嚐,細心欣賞,每次最多吃兩隻,不要吃太多。

    取消“膽固醇攝取上限”=不受限?

    香港衛生署指,“2015美國膳食指南”已剔除每天不應攝取多于300毫克膽固醇限制,不少人因而誤以為可任意進食含高膽固醇的食物。

    不過,2015美國膳食指南剔除“每天不應攝取多于300毫克膽固醇限制”,是因為現時未有足夠的證據就膽固醇的攝取限量作出建議。但實際上,該膳食指南仍引用了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的建議,膽固醇的攝入量應是越少越好。

    膽固醇理想水平是多少?膽固醇分好和壞?

    根據衞生署資料,膽固醇是脂肪的一種,它是構成細胞壁、膽汁及各種荷爾蒙的主要成分。人體內大部分的膽固醇都是由肝臟制造的,亦可以從肉、魚、海鮮、奶類等源自動物的食物攝取膽固醇。由于膽固醇不能溶解于血液中,因此它會與一種稱為“脂蛋白”的物質結合,方可透過血液循環輸送到身體各部分。

    人體內有一種調節膽固醇的機能,能把血液中的膽固醇維持在正常水平。當進食大量高膽固醇的食物后,肝臟所制的膽固醇會自然減少,反之亦然。

    有些人在這方面的調節功能失效,在經常進食高膽固醇的食物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會升高,因此必須小心控制飲食,以防產生相關健康風險。血液中膽固醇亦可分為“壞膽固醇”、“好膽固醇”兩類。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

    理想水平:低于3.4 (低于2.6 mmol/L更為理想)

    壞處:會加速血管內脂肪聚積,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風險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

    理想水平:高于1.0 (1.6 mmol/L或以上更為理想)

    好處:預防血管閉塞和破裂,降低患上心臟病風險

    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吃太多 恐致中風冠心病

    要預防血液膽固醇水平過高,減低患上冠心病和中風的機會,衞生署建議膳食膽固醇的攝入量應是越少越好。由于某些含較高膽固醇的食物,例如牛油、豬皮、肥牛肉和葡撻等,同時亦含有較多高飽和脂肪。

    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均會令人體血液中壞膽固醇的水平上升,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建議多選擇低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物,這些食物普遍含較少膽固醇。

    資料來源:注冊營養師潘卓琳(獲授權轉載)、衛生署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