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育掌握跨學科知識的人才,浸會大學昨宣布下學年推出9個第二主修課程,其中7個為跨學科課程,涵蓋綠色科技、人工智能等領域。浸大副校長(教與學)周偉立預計,明年起全校修讀跨學科課程的本科生人數將由現時的10%大增至30%,即最少900人。此外,浸大早前表明有意申辦香港第三間醫學院,周偉立表示大學“一路做緊”籌備工作,但新課程非因應大學籌辦醫學院的計劃而設。
▲浸大2025/26本科課程改革(部分)
▲浸大昨舉行記者會,宣布2025/26學年的本科課程改革計劃。
浸大昨舉行記者會,宣布2025/26學年的本科課程改革計劃,其中,明年的“體育及康樂管理文學士(榮譽)”將新設“運動科學”主修,課程由理學院和中醫藥學院合辦,結合運動生理學、中醫骨傷治療等學科。
新課程涵蓋AI綠色科技等
浸大早前表明有意申辦香港第三間醫學院,浸大副校長(教與學)周偉立表示,大學“一路做緊”申辦醫學院的工作,但課程非因應大學籌辦醫學院的計劃而設,“我們計劃這些課程的時候,不會知道(何時)有第三間醫學院,構思課程時都是考慮社會的需要?!彼e例,課程會教授學生如何增強長者的體適能等,有助回應老齡化社會衍生的醫療需求。
其他課程改革亦包括擴充跨學科教育,浸大明年將推出7個跨學科第二主修課程(見附表),涵蓋應用人工智能(AI)與可持續社會、綠色科技與可持續管理等新興社會議題。同時,浸大將推出3個跨學科課程,其中,四年制本科課程“數位未來與人文學科文理學士(榮譽)”,首年設40個學額,鼓勵學生通過社區參與活動發掘社會議題,并運用數位科技提出解決方案。
至于兩個兩年制跨學科課程,分別是“運動產業管理文學士(榮譽)”與“互動媒體出版傳理學學士(榮譽)”,前者的課程內容涵蓋運動旅游、經濟與財務管理等,設60個學額;后者則教授印刷行業數位營銷、廣告及品牌建立等能力,設40個學額。
近年浸大積極推動跨學科發展,周偉立表示,現時大學共有4個結合科學、科技與人文知識的跨學科課程,全校共有10%本科生就讀有關課程。他預計,明年受課程改革帶動下,全校修讀跨學科課程的本科生人數將增至30%,即約900至1000人,隨著不同職業融入AI,社會對掌握科技知識的人才求才若渴,相信該批畢業生具有一定競爭力。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