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曾經表示臺灣要交保護費,又說臺灣偷走美國芯片制造業。特朗普第2次當選,其外交方法和第一任時會有何不同?特朗普真的會把臺灣賣掉嗎?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特朗普任內最長壽的前國安顧問波頓,11月14日接受范琪斐訪問,節目于16日播出。
▲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特朗普任內最長壽的前國安顧問波頓(John Robert Bolton)。美聯社
范琪斐問道,特朗普既然是商人,凡事都有價格,是否只要價格合適,他就會把臺灣賣掉?
波頓回答稱,如果特朗普看到一筆交易機會,讓他流芳百世,他就會干這種事,“我覺得他什么都會賣”,一如烏克蘭的情況,特朗普任命的幾個人似乎不太重視烏克蘭的安全。
范琪斐進一步好奇問,如果臺灣真的付保護費,美國保證會防衛臺灣嗎?
波頓直言,這部分取決于臺灣的談判能力,但他不會對與特朗普的任何協議太有信心。且要注意華府有一股“臺灣是便車仔(Free-rider)”的聲音,認為美國即使在戰略模糊曖昧之下,在大多數情況下仍愿意援助協防臺灣,這讓臺灣產生一種錯誤的安全感。就像北約知道美國會幫忙,更缺乏動力去達到國防支出占GDP的2%的承諾。
“盡管我覺得臺灣人非常清楚威脅所在并且決心抵抗,這種看法沒有道理”,波頓解釋,但是在華盛頓,這種聲音依然存在。雖然蔡賴過去作為有助于消除這種看法,臺灣的確還可以做更多,例如增加武器庫存,臺灣不應該把國防預算視為負擔。
至于國防預算應該達到多少?范琪斐提到,特朗普曾說GDP的10%,但根本不可能,因為這是政府年度預算的80%。請問合理的數字是多少?GDP的5%?
波頓認為,GDP的10%是特朗普隨口說的,他也可以說GDP的20%,對他來說沒有差別。波頓說他個人看法是,2%肯定不夠,美國國防支出現在大約GDP的3%,可能需要回到雷根時代,至少4%、5%甚至6%,4%是合理的。
“我認為,臺灣的數字也會上升!”波頓強調,回想冷戰時期1950年,艾森豪擔任總統期,不算入韓戰,美國國防支出占GDP的9%到13%。而1950年代是美國近代史上最繁榮的10年之一,國家安全該花的錢不能省。
來源: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