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出發展低空經濟,相繼有香港大學推出相關碩士課程,理工大學擬于下學年開辦低空經濟理學碩士課程,推動人才培育、學術研究和技術轉移。課程負責人、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黃海龍指,課程共150個學額,目前收到約40份申請。立法會議員兼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葛珮帆指,社會上缺乏低空經濟的人才,形容理大的新課程是“突破”,可培養更多相關人才,但“絕對不夠”。
▲理大昨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并與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
▲葛珮帆表示,香港是“人才高地”,但目前社會上缺乏低空經濟的人才。
▲《施政報告》提出發展低空經濟,相繼有香港大學推出相關碩士課程。
理大昨舉行“低空經濟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并與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低空經濟領域的創新與實踐、推動相關學術研究和技術轉移。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致辭時表示,為全面培育低空經濟所需的專業人才,理大將于明年9月開辦低空經濟碩士課程,該課程將采取跨學科的方式,兼顧技術研究與商業運營。
葛珮帆:課程“絕對不夠”
趙汝恒指出,課程注重實踐導向,通過與行業合作伙伴的合作,確保學生能夠將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成為產業的領導者。黃海龍將擔任課程的負責人,他表示,課程共150個學額,目前已收到約40份申請,明年4月底將截止報名。
葛珮帆表示,香港是“人才高地”,但目前社會上缺乏低空經濟的人才。她稱,低空經濟的產業鏈相當長,涵蓋技術基礎設施、網絡及無人機的研發等。她指,如果不同行業能夠應用無人機,將有助提升競爭力及改善經濟效益;然而,低空經濟在香港仍處于起步階段,對人才的需求非常逼切,產業需要複合型的人才,包括技術、商業相關及其他專業服務的人才。
對于理大開辦的新課程,葛珮帆形容是“突破”,可培養更多低空經濟相關人才,但“絕對不夠”,期望未來理大及其他大專院??商峁└嘞嚓P的課程。她強調,除了課堂學習外,考察、實踐、與業界交流及實習機會同樣重要,聯盟也會全力配合,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
趙汝恒補充,大學對不少低空經濟相關的基礎知識相當熟悉,對市場的敏感度卻不足。他認為與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的合作正好可以“互補不足”,聯盟能幫助大學了解低空經濟的政策發展。
更多香港升學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