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中風/動脈阻塞/腦中風】走路常腳痛未必因為疲勞?一名35歲男子走路時總是腳痛,求醫后證實“下肢動脈阻塞”(俗稱“腳中風”),若惡化恐需截肢,甚至有腦中風風險?!澳_中風”有何征兆?可如何預防?
腳中風|走路腳痛 險截肢保命
家醫科醫生楊智雯在其Facebook專頁分享病例指,該名35歲男子最初求醫時指,自己每當走路時,小腿都會像抽筋般越來越痛,但只要稍作休息就會慢慢紓緩好轉。
該男子身高165厘米、體重80公斤本身患“三高”:
血壓達160mmHg(正常值:120/80mmHg)
三酸甘油脂高達5、600mg/DL(正常值<150mg/dl,超標4倍)
低密度膽固醇高達190mg/DL(正常值:低于130mg/dL)
糖化血色素8.5%(正常值:4.0-5.6%)
楊智雯醫生為他檢查足背動脈,發現脈搏微弱,皮膚溫度較低,遂建議他轉去心臟外科檢查,最終證實他患上“下肢動脈阻塞(腳中風)”,后來接受手術,在患處放置血管支架,病情才好轉。醫生指,若下肢血管長期阻塞缺氧,最后恐需截肢保命。
腳中風|吃菇菌類可預防?降血糖防血栓?
楊智雯醫生提醒該男子,要好好控制血糖,因為高血糖會影響血管內壁健康,下次血管阻塞的地方隨時在大腦出現,恐致中風。為了預防“腳中風”再發生,楊醫生為該男子調整血糖藥物分量,并建議他加強有氧運動。
3個月后覆診,他飯后2小時血糖穩定維持在120mg/DL,體重也降10公斤,糖化血色素也從8.5%降到6%。同時,楊醫生亦建議男子在日常飲食中加入菇菌類,對身體有3大好處。
菇菌類3大好處
1. 穩定血糖、保護血管內壁
原因:菇菌類富含膳食纖維,可減少血糖急劇波動,讓血管內壁得到保護,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過高對血管的損害。
2. 降低膽固醇
原因:菇菌類的膳食纖維能與膽汁酸結合,再經由消化道排出體外,幫助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有助維護心血管健康。
3. 預防血栓
原因:黑木耳等菇菌類是“血管清道夫”,本身含天然抗血栓成分,有助抑制血小板過度聚集,讓血液順暢流動,減少血管內“塞車”的機率,有助預防中風和心肌梗塞。
楊智雯醫生指,菇類不只可以抗發炎、增強免疫力、預防腦退化,最重要的功效是可穩定血糖。另一方面,日常飲食應避免高糖、高油、油炸食物,以免血糖劇烈波動,影響血管健康。
腳中風|動脈阻塞有何癥狀?什么人風險高?
甚么是“腳中風”?根據臺灣血管外科學會資料,“腳中風”(下肢動脈硬化或阻塞)是指下肢動脈因為老化而硬化,或是併有血管內血栓形成,因而導致血管管腔狹窄或阻塞,血流因而受阻,所產生的特定組織缺血性疾病變化。而“腳中風”的常見癥狀及高危人士包括:
腳中風早期癥狀
長距離行走出現間歇性腳痛,疼痛位置包括大腿、小腿或是足部等
腳中風中期癥狀
短距離行走出現腳痛
皮膚顏色發生變化、沒有血色,甚至變紫或變黑
腳中風晚期癥狀
下肢冰冷水腫、毛髮脫落
脈搏減弱
皮膚傷口久不癒合
腳中風高危人士
老年人
有心臟血管疾病家族病史者
高血脂患者
高血壓患者
糖尿病患者
抽煙者
肥胖體重過重者
心臟血管疾病患者
腦血管疾病患者
臺灣血管外科學會提醒指,如患者未能及早發現病情,“腳中風”再沒經正確診斷治療下,患肢會不斷惡化,出現組織壞死、發炎等情況,患者最終恐需截肢。
資料來源:楊智雯醫師|陪你健康享瘦每一天(獲授權轉載)、臺灣血管外科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