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北都片區開發|3試點共逾60萬平方米私人住宅面積

    發布時間:2024-11-29 20:23

    【北部都會區/發展局/片區開發】政府今日(29日)公布,在北部都會區三個“片區開發”試點的詳情。三個試點位于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和新田科技城,分別占地約12至18公頃。每個試點均有私人住宅、產業和公共設施。投標的發展商,需進行土地平整和建設基礎設施,在完成興建公共設施后交回政府管理。發展局指,發展商可保留住宅用地自行發展,洪水橋/廈村、粉嶺北及新田科技城分別可提供12萬平方米、10萬平方米及41萬平方米的樓面面積發展私人住宅。

    發展局提“基線情景”說明具體發展要求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當局會在12月進行的市場意向調查中,提出“基線情景”說明具體發展要求,亦歡迎發展商提出不同的意見進一步參與產業發展。發言人指,顧問分析三個試點的“基線情景”財務上可行,料能在10年或更短時間完成發展,亦能為政府節省逾10億的開支。

    李家超

    ▲李家超鼓勵商界從多方面參與北都的土地發展。李家超facebook圖片

    洪水橋/廈村片區試點占地約12.5公頃,其定位為“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將發展高端服務業,如金融、財富管理、法律、及跨境物流等。發展局提出的“基線情景”中,發展商可在兩個位置上蓋1.32公頃及0.67公頃的私營房屋用地,料能提供約12萬平方米的私人住宅發展面積。發展商還需建造部分企業及科技園用地,留用自身發展。

    粉嶺北新發展區面積約15.9公頃,位于北都的“口岸商貿及產業區”,是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的重鎮之一,將提供超過3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該區有10萬平方米的私人住宅樓面面積。發展局指,已在鄰近文錦渡路的地方預留約5.2公頃用地,發展物流業務,發展商需在部分約 1 公頃的土地進行土地平整及為政府興建一座提供50,000 平方米總樓面面積的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然后交還政府;其馀約 4.2 公頃的土地亦需土地平整,然后交還政府。

    約18.6公頃的新田科技城位于北都的“創新科技地帶”,面積最大,提供發展私營房屋的樓面面積亦最多,約41萬平方米。該區提供9.1公頃創科用地,連同河套區港深創科園在內,共提供300公頃創科用地,第一期第一階段的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預計于今年底展開,目標是于 2026 年年底平整首批創科用地。

    企業可獨資或組聯營公司參與

    發展局指,三個片區位處的新發展區已完成法定城規程序,土地用途已經確立 , 發展商須按片區內地塊的法定規劃用途發展 。另外,政府已完成洪水橋/廈村、粉嶺北的收地工作,下一步會進行新田科技城的收地工作,其后通過招標批出片區,招標會以價高者得為原則。

    發展商在競投片區時建議的地價,理論上應已扣除其估計會投放于土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和建設其他設施的費用,企業可獨資或組成聯營公司參與。發言人指,預計每個片區的工程費用將達100至200億元水平,又指片區發展在香港是新嘗試,在內地已有許多先例,歡迎本港及內地發展商投標。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