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腦退化癥/認知障礙癥/失智癥/護腦飲食】不少人也憂慮晚年患上阿茲海默癥,香港70歲以上長者每10個就有1個患認知障礙癥。有神經外科醫生指,每晚只需運用3種食材制作晚餐,就有護腦、預防腦退化癥的功效,煮法簡單,而且好吃不易吃膩。
預防腦退化癥|醫生推介防腦退化晚餐 只需3種食材
衛生署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于2023年公布的長者精神健康調查,發現五分之一居于社區的長者患有輕度認知障礙,7.4%屬認知障礙癥(腦退化癥)。
吃什么可改善大腦健康,預防腦退化癥?據美媒《Parade》報道,神經外科醫生Jonathan J. Rasouli公開自己的晚餐餐單,表示自己經常用3種食材入饌,這些食材均富含可預防阿茲海默癥(屬于其中一種腦退化癥)的營養成分。
防腦退化晚餐|烤三文魚配姜黃 + 蒸西蘭花
1. 三文魚
營養成分:Omega-3
功效:保護大腦細胞完整,促進神經元間的溝通;強化血液流向大腦,促進大腦產生新細胞,降低發炎反應
相關研究:攝取Omega-3,患腦退化癥風險降低20%。
2. 姜黃
營養成分:姜黃素
功效:降低發炎風險、改善記憶力;減緩阿茲海默癥主要特征類淀粉斑塊形成的潛力
相關研究:在動物實驗中,姜黃素證實有助緩解或逆轉記憶障礙。
3. 西蘭花
營養成分:硫代配醣體,經咀嚼后會轉化為異硫氰酸酯;維他命C、K和A,以及鉀、鈣和鐵
功效:降低氧化壓力及發炎風險
相關研究:西蘭花對大腦有益。
不過,Jonathan J. Rasouli提醒,烤三文魚時避免灑上過多鹽分、糖分,也不要以其他碳水化合物食材取代西蘭花。因為過量鹽分、糖分及精緻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胰島素阻抗、影響健康,甚至有機會導致腦部發炎。
一般而言,日常晚餐只要避免加工成分、糖和不健康脂肪已有助預防阿茲海默癥,同時日常應避免進食紅肉、香腸等加工肉類及高糖食物。
腦退化癥癥狀|早/中/晚期征兆大不同
根據香港醫管局資料,香港70歲或以上長者中,每10人就有1人患上認知障礙癥(腦退化癥)。認知障礙癥(腦退化癥)是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大腦功能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影響,部份且會有情緒、行為及感覺等方面的變化。
1. 早期癥狀(第1-2年)
在此階段,家人和朋友通常會以為患者的癥狀,只是因為年紀漸老而出現的正常老化過程。
·失去短期記憶
·表達或理解抽象事情時感困難,如表達身體不適、心情感受等
·情緒或行為變幻無常
·學習新事物及跟隨復雜指令感困難
·判斷力減退、基本自理活動仍能應付,但需旁人提醒
2. 中期癥狀(第2-5年)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早期的困難會更加明顯。
·混淆遠期記憶和現實情況記憶、偶有詞不達意的情況
·行為性格轉變,或會容易情緒不穩
·需別人協助日常自理活動
3. 晚期癥狀(第5年后)
患者生活幾乎完全依賴別人,不能自我照顧。
·記憶缺損,連熟悉的人和事也會忘記
·身體活動及精神狀況出現衰退
·未能有效表達及溝通
·不能處理日常生活、需要長期照顧
·生理時鐘混亂
資料來源:《Parade》、醫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