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國家安全機關依法查處一宗境內人員投靠間諜組織案件。一名男子負債累累,偶然在電視劇中看見一名間諜角色竊取機密訊息獲利,因此有樣學樣,意圖捏造自己持有涉密文件,賣予某國大使館騙取獎勵,成功賺取5600元(人民幣,下同)。
▲一名男子偽造涉密文件轉賣間諜機構獲利。(美聯社)
男子張某因為聽說某國淘金門檻低,且賺錢快,于是只身前往。不過他很快便發現當地政府大力整頓礦山開採,使淘金業受限。而且,淘金是體力勞動工作,收益也十分微薄。再加上當地生活環境惡劣,槍戰、搶劫頻發,傳染病肆虐,導致其淘金夢碎,更染上賭博惡習,債臺高筑。
靈感出自電視劇
某日,張某看電視劇打發時間,劇中人物受某國間諜情報機關指使竊取涉密訊息,獲得現金獎勵。他“靈光一閃”,頓覺找到了生財之道,打算如法炮制,意圖捏造自己持有涉密文件,騙取獎勵。
張某企圖透過某國駐當地使館工作人員聯系到該國間諜情報機關。他準備妥當后,搭的士前往該使館,并向工作人員轉交“情報材料”。他又向使館表示“愿意投誠”,并獲得獎勵。
回國即被捕
張某后來因為淘金不能維持生計,輾轉之下只能回國。然而,國家安全機關早已掌握其投靠某國間諜情報機關的行為,在他踏足國門之際,依法對其進行拘留審查。
張某對其虛構持有涉密文件并意圖投靠某國間諜情報機關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并表示對自己的錯誤言行深刻反省、誠懇道歉,并主動寫下檢討書。
鑒于張某真誠悔過、積極改正,國家安全機關對其本人進行批評教育并免予處罰。
據《反間諜法》規定,參與間諜組織或接受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的任務,或投靠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均屬于間諜行為。
相關新聞:
專題 更多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