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芯片龍頭英特爾周一(2日)一紙通告,宣布公司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退休,同時辭去董事會職務。然而多家外媒驚曝,基辛格其實是遭到董事會逼宮走人。 基辛格的離職凸顯出今年來全球企業領導層的巨變。截至10月底,全球已有逾1800名企業執行長離職,較去年同期增加19%,創下新高紀錄。
▲英特爾無預警宣布執行長基辛格退休,成為今年全球大型企業更換掌門人的最新案例。 路透社
據全球就業顧問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統計,截至今年10月,已有超過1800名企業執行長宣布離職,為該公司自2002年開始追蹤執行長變動以來所觀察到的最高數據。
美國馬里蘭大學金融學教授David Kass指出,董事會日益獨立,強力要求執行長對獲利和股價表現不佳負起責任。 由于這些業績壓力,企業執行長的平均預期任期正在縮短。
過去2年美股大幅上漲,也給美國企業帶來了挑戰。David Kass表示,這迫使業績或股價表現不佳企業的董事會向執行長施壓,要求他們交出更強勁的成績。
同樣追蹤執行長變動的咨詢公司Russell Reynolds表示,執行長的離職率升高,表明人們的風險偏好不斷增強,人們希望領導人能夠應對日益復雜的宏觀商業環境,包括技術轉型、可持續性、地緣政治危機與社會問題。
近期星巴克的人事變動正是最好范例。星巴克于今年8月宣布聘請連鎖快餐店Chipotle執行長尼科爾(Brian Niccol)擔任公司新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取代僅上任18個月的納拉西姆漢(Laxman Narasimhan),以協助星巴克轉虧為盈。 在過去5年中,Chipotle股價上漲近300%,而星巴克在同期幾乎沒有增長。
咨詢公司Hightower Advisors首席市場策略師Michael Farr表示,如果執行長沒有明確的轉虧為盈計劃,董事會將找到有計劃并能執行該計劃的人選,“執行長是否真的有錯并不重要??傄腥顺袚熑?,也總要有人事變更,這不會總是公平的”。
來源: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