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研究揭吃飯1習慣,患脂肪肝風險高81%!每周有3次恐中招

    發布時間:2024-12-04 14:01

    【脂肪肝/肝炎/肝病/】身形纖瘦、不吃高糖高脂食物,就不會有脂肪肝?有醫生引述研究指,1種吃飯習慣容易引發脂肪肝,風險充高達81%,此現象在非肥胖的人身上也十分明顯!可如何遠離脂肪肝?

    脂肪肝成因|吃飯1習慣 風險高81%

    重癥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撰文指,經常遇到一些患者,明明算不上肥胖但卻明顯有脂肪肝。他解釋,這可能與吃飯習慣有關。2016年一項在《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歐洲營養雜志)發表的研究發現,進食速度過快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風險密切相關:

    · 每周有兩次以上快速進食(每餐時間少于5分鐘),比起用餐時間15分鐘或以上的人士,患脂肪肝的風險提高81%。

    · 即使只計算BMI<25的參加者,患脂肪肝風險也提高79%。

    為何快速吃飯會引發脂肪肝?黃軒醫生指,這或與4大因素有關。

    脂肪肝成因|為何吃飯吃太快易傷肝?

    為何吃得快更容易有脂肪肝?黃軒醫生指出,這有機會與以下4種原因有關:

    1. 攝取過多熱量

    · 快速進食會減少飽腹感的訊號傳遞,大腦未能及時接收到“吃飽”的訊號,導致熱量攝取過多,而這些多余的熱量更容易轉化為肝臟中的脂肪儲存。

    2. 胰島素阻抗上升

    · 快速進食可能導致血糖快速升高,引致胰島素水平頻繁地波動。長久則增加胰島素抵抗的風險,這也是脂肪肝的重要成因。

    3. 脂質代謝紊亂

    · 飲食速度過快可能破壞正常的脂質代謝,促使脂肪在肝臟中堆積。

    4. 腸道菌群失調

    · 快速進食可能影響腸道的消化過程,導致菌群失衡,進一步影響肝臟健康。

    預防脂肪肝|飲食5招遠離脂肪肝 宜吃這食物

    黃軒醫生提出5大建議,可降低快速進食對健康的危害,避免患上脂肪肝:

    1. 延長進餐時間

    · 每頓飯至少用15至20分鐘完成,有助增加飽腹感,減少攝取過量食物。

    2. 專注進食

    · 用餐時避免看電視、玩手機或工作,提高對食物的專注度,幫助養成健康的進食習慣。

    3. 調整食物份量與種類

    · 選擇高纖維食物(如蔬菜、全谷物)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可以延緩胃排空速度,幫助控制食量。

    4. 避免進食太匆忙

    · 盡量安排固定的進餐時間,減少因時間緊迫而快速進食的機會。

    5. 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

    · 有研究發現,細嚼慢咽的男性,患脂肪肝風險可降低22%,女性更可降低36%。

    黃軒醫生補充,除了進食速度,導致脂肪肝也與飲食習慣、體重、運動量、基因等多種因素有關。因此,他建議日常應采取以下措施,以減低風險:

    · 維持健康體重:減輕5至10%的體重,即可顯著改善肝臟脂肪沉積。

    · 增加運動: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有效促進脂肪代謝。

    · 定期體檢:檢測肝功能和脂肪肝風險指標。

    脂肪肝癥狀|6大征兆最常見 小心1種腹痛

    脂肪肝分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根據香港衛生署資料,脂肪肝(或脂肪性肝?。┦侵赣羞^多脂肪在肝細胞內聚積,形成原因與肥胖、胰島素耐受性、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壓有密切關連。

    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一系列與肝臟細胞積聚過多脂肪(超過肝臟容積的5%)有關的肝臟疾病,其脂肪積聚的成因與飲酒過量或其他繼發性因素(例如藥物或先天性代謝缺陷)無關。

    脂肪肝6大常見癥狀

    1. 食欲不振

    2. 惡心

    3. 嘔吐

    4. 右上腹不適

    5. 疲勞

    6. 如果病情嚴重時,可能導致肝臟發大

    如何預防脂肪肝惡化?

    衛生署亦警告,若不及時改善,脂肪肝可演變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是肝衰竭或肝癌。實踐以下健康生活模式,對于保護肝臟、預防肝病十分重要:

    · 維持適中的體重和腰圍

    · 保持均衡飲食

    · 多進行體能活動

    · 避免飲酒

    · 不吸煙

    · 維持適中的血糖、血脂和血壓水平

    資料來源:黃軒醫師Dr. Ooi Hean、《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醫管局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