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60歲料理專家患大腸癌3期,24年不復發,靠4招養腸必吃3食物

    發布時間:2024-12-14 15:15

    【大腸癌/抗癌/防癌】大腸癌為全球第2大致命癌癥,可如何抗癌,避免復發?日本一名60多歲的料理專家,在38歲時確診大腸癌,除接受治療外,平日堅守4大抗癌養腸原則。她常吃3道菜式保護腸道,確診至今24年也無復發跡象。

    60歲料理專家患大腸癌3期

    抗癌|大腸癌24年不復發 養腸4大秘訣

    據日媒《周刊女性PRIME》報道,38歲那年,料理專家重野佐和子突然排血便,起初她還以為是常見的身體狀況。她曾求醫,看看是否痔瘡引發,又因腰痛曾找治療師紓緩。最終,在治療師敦促下去照大腸癌,確診患上大腸癌3期。

    經手術及后續治療后,她的病情轉趨穩定。病情紓緩后,重野佐和子開始改變飲食習慣,維持腸道健康,以防癌癥復發。加上抗癌經歷異常痛苦,因此她決定“創造一個能抵抗癌癥的身體”,堅守4大抗癌原則。其中,她常吃3道養腸菜式,不但令大腸癌24年沒復發,身體也比30多歲時更有活力。

    對抗大腸癌秘訣|1. 三餐定時飲食

    好處:有助調節腸道運作、穩定腸胃消化節奏,改善排便,預防便秘。

    注意事項:不論多繁忙,避免漏吃任何一餐。

    對抗大腸癌秘訣|2. 補充膳食纖維及發酵食品

    好處:避免便秘或腹瀉。

    食用建議:宜先補充易消化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如芋頭、薏米等食物。當腸道環境恢復正常,可以逐漸轉向強化腸道系統的飲食,嘗試攝取非水溶性纖維,如牛蒡、海藻等食物。

    發酵食品例子:乳酪

    對抗大腸癌秘訣|3. 進食時細嚼慢咽

    好處:避免大塊食物進入腸道,減輕消化負擔,保護腸道功能。

    注意事項:避免暴飲暴食,應飲食均衡,多喝水。

    對抗大腸癌秘訣|4. 定時運動

    運動例子:進行散步、登山等活動鍛煉體力

    好處:體力越來越好,不再氣喘。

    相關研究:規律運動可減少體內發炎反應,降低大腸癌復發風險。

    護腸食物|常吃3道菜護腸 沙律可以這樣吃

    重野佐和子又分享了3道簡單又實用的居家健康料理,很適合做為居家常備菜,有助維持腸道健康:

    護腸|1. 番薯煮海帶絲

    營養及功效: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海帶絲,搭配番薯放涼后會產生的抗性淀粉,有助促進腸道活力,冷吃效果更佳。

    護腸|2. 紅蘿卜椰菜絲沙律

    做法及功效:將椰菜、紅蘿卜切絲,再用少許鹽分和蘋果醋簡單腌漬,再將兩者混合制成沙律,可再淋上橄欖油或高湯變換風味,有助腸道健康。

    護腸|3. 乳酪水果麥皮

    好處:同時攝取益生菌、膳食纖維與各式營養素的養腸經典配搭。

    大腸癌成因|什么人易患大腸癌?吃什么風險高?

    根據香港醫管局公布的數據,大腸癌為香港第2大致命癌癥,單在2022年已有2,270宗死亡個案。癌癥網上資源中心提醒,除了某些不良生活及飲食習慣有機會引發腸癌,一些個人或家族病史都會增加風險。

    大腸癌風險因素

    綜合醫管局及癌癥網上資源中心的資料,大腸癌的成因仍然未明,但據統計,以下人士較易患上大腸癌:

    年過50歲

    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大腸癌或遺傳性腸病,例如“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癥”

    本人或家族中有人患慢性結腸炎或結腸息肉

    長期進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而纖維攝取不足

    體重超標(BMI體重指標超過25)

    飲酒過量

    吸煙

    極少運動

    大腸癌癥狀|7大征兆最常見 留意排便變化

    根據香港癌癥網上資源中心資料,早期的大腸癌或全無癥狀,較常見的征狀如下:

    持續便秘

    持續腹瀉

    大便后仍有便意

    大便帶血、呈黑色、帶黏液

    直腸出血

    糞便呈幼條狀

    大腸癌其他癥狀

    若出現無故體重下降、腹部發脹、腸絞痛、手腳冰冷、疲倦、心跳加速、氣喘、面色蒼白、頭暈等情況,也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號。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相關閱讀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