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男子肚痛以為消化不良,求醫揭心肌梗塞,5部位疼痛恐中招

    發布時間:2024-12-24 13:48

    【心肌梗塞/心臟病】心臟病發不一定會胸口痛?內地一名78歲男子飯后突感腹痛,以為消化不良,到醫院檢查后驚覺是急性心肌梗塞。醫生連忙為他進行“通波仔”手術,以免引發生命危險。醫生提醒,若身體5部位疼痛,恐是心肌梗塞征兆。

    肚痛以為消化不良 求醫揭心肌梗塞

    綜合內媒報道,內地武漢市一名78歲男子日前在吃過午飯后隱約覺得腹痛,隨后更出現惡心及嘔吐。他以為是天氣寒冷導致消化系統不舒服,于是自行前往附近武漢市漢口醫院就醫,經檢查后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果顯示,該男子的右邊冠狀動脈遠端已完全堵塞。醫生與趕來的家屬溝通后,實時為該男子進行手術植入支架,開通阻塞的血管。因為及時醫治,該男子康復情況良好,已經順利出院,他直言:“幸虧及時到醫院來了,否則后果不堪設想?!?/p>

    心肌梗塞常見癥狀 5部位疼痛要小心

    心肌梗塞為什么會出現腹痛?武漢市漢口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生趙世明解釋指,心肌梗塞不一定只會胸痛,上腹痛主要常見于下壁心肌梗死,是因為心臟和腹部的神經存在一定關聯,心肌梗塞引發的疼痛會通過神經傳導被身體誤判為腹部疼痛,很容易被忽視。有些患者也可能其他部位疼痛。

    以下部位疼痛可能是心肌梗塞發作征兆:

    1. 上腹痛

    2. 牙痛

    3. 肩膀痛

    4. 咽喉痛

    5. 后背痛

    心肌梗塞3大高危人士 事前恐無癥狀

    趙世明醫生表示,冬季清晨是心肌梗塞病發的常見時段,長者、糖尿病、長期吸煙人士要尤其警惕無癥狀心肌梗塞,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對痛楚敏感性降低,突發心梗時可能沒有明顯的胸痛、胸悶、氣短等征狀,直接表現為休克甚至猝死。這類人士除了要遵循醫囑堅持服藥,還應定期接受身體檢查,排除隱患。

    心肌梗塞黃金120分鐘 減死亡風險

    趙世明醫生提醒,當懷疑身邊人急性心肌梗塞病發時,要立即報警召喚救護車,并立即停止一切活動,臥床休息或就地平躺。他指,急性心肌梗塞的黃金搶救時間為120分鐘,即是從發病到打通血管為止,如能在120分鐘內完成,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

    出現3癥狀即求醫 避免心肌梗塞

    除了急性心肌梗塞,高危人士也要留意慢性心臟衰竭問題。趙世明醫生提醒,心臟肥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出現胸悶、氣急、晚上不能平躺等癥狀,很可能是心臟衰竭情況惡化,務必實時求醫。慢性心臟衰竭若不及時治療,一來可導致急性發作,二來則會引致惡性心律失常,同樣有生命危險。

    急性心肌梗塞8癥狀 左臂痛恐病發

    根據香港醫管局資料,急性心肌梗塞(AMI)即是普遍稱為“心臟病發”,可危及生命。心肌梗塞通常是由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血栓引起的,而沒有血液供應的心肌就無法正常運作,并開始壞死。

    急性心肌梗塞有何癥狀?

    · 典型癥狀:心口痛和胸部不適,有時更會延伸到下顎和左臂,冒汗和呼吸困難。

    · 非典型癥狀:如消化不良和頭暈。

    · 有時,心臟驟停亦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的首發癥狀。

    預防心肌梗塞 8習慣避免血管硬化

    避免動脈粥樣硬化即有助預防急性心肌梗塞。醫管局指出,動脈粥樣硬化是由于血液中的脂肪性物質凝聚在冠狀動脈血管內壁所致。調整生活習慣及定時檢查,均有助及早預防風險并及早發現病情。

    良好生活習慣:

    · 飲食低鹽:減少選擇鹽分高的食物,包括加工及腌制食品,醬料等;每天攝取不超過2g鈉或1茶匙鹽。

    · 飲食低糖:正常體重的人,糖的攝取應少于總能量攝入的10%,即相當于50g(約12平茶匙)。

    · 飲食低脂:脂肪的攝取應少于總能量攝入的30%;不飽和脂肪優于飽和脂肪;亦應避免反式脂肪。

    · 飲食高纖維:每天攝取5份蔬菜或水果

    · 運動:每星期至少5天做3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或每星期至少做共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

    · 不吸煙

    · 保持心境輕松,避免過度緊張,培養健康身心的活動,減低精神壓力

    定期健康檢查:

    · 檢查血壓、血脂及血糖

    資料來源:《九派新聞》、醫管局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