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降血壓】持續血壓高可引發中風、冠心病、心臟衰竭、腎病甚至是早 逝風險。內地一項追蹤10年的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吃2種水果,死亡率可減低40%,更有防癌、抗衰老作用!
高血壓吃2水果 死亡風險減40%
由內地大連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及長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被證明有效改善高血壓的飲食模式——“得舒飲食”和“地中海飲食”,均強調水果的攝取。
早前已有研究證明,攝取水果與降低患上特定疾病的死亡率之間存在關聯,惟過往調查主要集中于水果總消費量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對特定水果類型影響的研究有限。
研究團隊表示,這是第一個調查高血壓患者水果攝取量與所有死因的死亡率關係的研究。研究結果于2024年3月發表于營養學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
高血壓患者必吃什么水果?
分析5種水果對死亡率的影響
研究樣本來自美國國家健康營養調查(NHANES)的2480名高血壓患者。研究人員分析了他們的進食水果的習慣:
·水果:蘋果、香蕉、梨、鳳梨及提子
·攝取頻率:未知、每月少于1次、每月1至3次、每周1至2次、每周3至6次,或者每天1次或多次
每周多吃2種水果 死亡率減達40%
研究團隊追蹤10年,期間有658人死亡,結果發現吃水果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如下:
·每周吃3至6次蘋果,減40%死亡率
·每周吃3至6次香蕉,減24%死亡率
·每周食用3至6次蘋果和香蕉的組合,可能會最大程度地降低所有死因的死亡率
·蘋果和香蕉的其他食用頻率,與降低所有死因的死亡風險沒有顯著相關
·食用梨、鳳梨和提子,不論攝取量多少,都沒有觀察到與降低所有死因的死亡率之間有顯著相關性
為何吃蘋果香蕉有效減死亡率?
研究人員講解各種水果的營養成分,解釋不同水果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聯:
蘋果vs梨 營養功效
膳食纖維、酚類化合物
·兩者都屬于薔薇科,是膳食纖維和酚類化合物的極佳來源。
·膳食纖維:已被證明對膽固醇水平、血糖和血壓有正面影響,并促進健康的腸道菌叢。
·酚類化合物:有抗氧化、抗發炎、抗癌、抗衰老、抗病毒等作用。
·研究表明,蘋果和梨的膳食纖維含量沒有明顯差異,惟蘋果皮的多酚化合物濃度最高。
DPPH自由基
·比較抑制DPPH自由基的效果,蘋果皮萃取物最強,梨果肉萃取物最弱。
梨多酚、蘋果多酚
·梨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僅在體外得到證實,因為它們在研究中獲較少關注。
·蘋果可緩解慢性疾病癥狀,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風險,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蘋果多酚。
蘋果vs提子 營養功效
·抗氧化劑:富含多酚和類黃酮等抗氧化劑。
·新型蛋白質:可透過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和活化防止細胞老化,來減少動脈粥狀硬化,還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膳食纖維:與蘋果相比,提子含有的膳食纖維可能較少。
蘋果vs鳳梨 營養功效
·鳳梨含有多酚、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研究表明,鳳梨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但鳳梨中的多酚含量低于蘋果。
·雖然一些研究顯示,鳳梨皮含有較多的生物活性物質,但它是不能食用的。
香蕉vs梨子/青提子 營養功效
·香蕉: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包括酚類化合物、維他命C和E、類胡蘿卜素及鉀離子。其中,許多化合物有抗氧化活性,可保護身體免受氧化應激,從而降低死亡率。
·抗氧化:除了多種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維他命C、E和類胡蘿卜素也與自由基和單線性分子氧反應,達至抗氧化作用。
·維他命E:有研究發現,維他命E有可能透過抑制平滑肌細胞的增生和減少血小板與膠原蛋白的黏附,以減少血小板聚集。
·鉀:香蕉鉀含量高于梨子和青提子。研究表明,從飲食中攝取鉀可以降低血壓并降低整體死亡率 。
不過,研究人員強調,以上結論是針對特定人群,因此不應以此來忽視其他水果的健康益處。
資料來源:《Frontiers in Nutr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