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腎病是港人第7大死因,夜尿多是警號?自測腎病3大早期征兆

    發布時間:2025-01-02 13:57

    【腎病癥狀】腎病是香港7大致命疾病。夜尿多,可能是腎臟出問題?有醫生教分辨腎病早期3大征兆,并指出若身體3個部位水腫,也有機會是腎病警號!到底有何方法判斷?

    自測腎病3大早期征兆 3部位水腫要小心

    中醫師吳宏干在節目《健康云之道》指,當患有腎病,較常出現小便有泡、水腫、高血壓、貧血和疲倦這些癥狀,不過這往往屬于腎病較后期階段。至于早期階段,則要特別留意3種癥狀。

    腎病早期3大征兆

    1.頻尿

    一天小便8次以內,屬于正常。但若發現1個月內,每天小便平均超過8次以上,則要留意是否腎臟濃縮機能出問題。

    2.夜尿

    每晚去廁所2次以內,屬于正常。但若一個月內每晚去廁所超過2次以上,應盡快求醫檢查。

    3.水腫

    久坐導致短暫水腫,屬于正常情況。但若沒有久坐,平時常走路也容易水腫,則要盡快求醫檢查。

    如何分辨是否水腫?留意3大特征

    吳醫師表示,判斷是否水腫時,要留意以下3大特征:

    皮膚因被水分撐開,會顯得較光亮。

    小腿脛骨前緣按壓下去,會感到疼痛,呈現凹陷而起不來的情況。

    關于臉部水腫,可按壓臉部顴骨區域,若按壓處光亮且呈凹陷無法迅速回復,就屬于水腫。

    他強調,腳部水腫情況一般也較明顯,因為受地心引力影響,所以,應先觀察腳部水腫情況。

    留意慢性腎衰竭癥狀 香港第7大致命疾病

    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數字,在2001年至2023年主要死因的死亡率中,“腎炎、腎變病綜合癥和腎變病”排第7。醫管局指,腎臟的主要功能為排泄身體內經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協調體內水分、電解物、酸堿度、血壓等,制造紅血球激素以及協助制造維他命D。若腎臟持續受損,有機會演變為慢性腎衰竭。

    腎病及慢性腎衰竭初期征狀

    香港醫管局指,初期的腎病及慢性腎衰竭征狀并不明顯。其中,部分癥狀與小便有關:

    小便帶血 / 茶色尿(血尿)

    小便帶泡沫(蛋白尿)

    小便混濁(尿感染)

    小便赤痛、頻密

    小便感困難、不暢順

    小便排出小沙石

    多尿、尿量減少、夜尿

    腰腹疼痛

    足踝或眼皮浮腫

    血壓高

    4類人腎衰竭風險高 嚴重恐洗腎

    根據香港醫管局資料,當腎臟功能因某些原因長期受到嚴重傷害,其排泄體內新陳代謝廢物的功能受損,身體內的廢物會累積,且引發多種身體功能的問題,引發慢性腎衰竭。當到達末期腎功能衰竭階段,病人須透過透析(洗腎)或腎臟移植,才得以維持生命。

    患有下列疾病的病人有較高風險患上慢性腎衰竭:

    糖尿病

    腎小球腎炎,包括紅斑狼瘡腎炎

    高血壓

    先天性腎病及有腎病家族病歷

    資料來源:《健康云之道》、醫管局、衛生署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