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特朗普就職,盤點5大影響經濟政策,專家:貿易戰掀全球風險

    發布時間:2025-01-18 15:54

    特朗普于1月20日就職,他在競選期間作出了不少,對經濟及股市構成重大影響的競選承諾。有專家認為,驅逐非法移民會較大機會落實,此舉勢必推升美國通脹;而特朗普一旦大幅加外國商品關稅,引發國際貿易戰的話,將是全球一個較大的風險。

    據報特朗普就職后數小時內發布,將簽署打擊非法移民的行政命令。

    ▲據報特朗普就職后數小時內發布,將簽署打擊非法移民的行政命令。

    1.驅逐非法移民

    特朗普將移民問題作為去年競選的核心議題,曾經聲言上任第一天,“會啟動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移民計劃,把罪犯趕出去?!?/p>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周五引述2名知情人士報道,特朗普團隊正敲定一系列積極的移民行政命令,預計將在他20日宣誓就職后數小時內發布,就此揭開打擊非法移民的序幕。

    有分析指,非法移民或貢獻美國非農就業增長約一半,由于這些非法移民的工資通常低于最低工資標準,因此令到美國通脹沒有大幅飆升。外界憂慮,當大批非法移民被遣返,將令美國通脹升溫。

    2.加征進口關稅

    在當選后不久,特朗普在旗下社交平臺發文稱,上任后首天會簽署行政命令,將會在現有關稅基礎上,向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貨品加征25%關稅,當時他指墨西哥和加拿大兩國邊境有大批非法涌入美國的移民,并且沒有嚴厲打擊毒品。同時又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指芬太尼等非法藥物流入美國。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五晚上應約同特朗普通電話。據特朗普表示,雙方討論了貿易平衡、芬太尼、TikTok等議題,未透露有否具體談及關稅。特朗普表示很珍視同習主席的偉大關系,希望繼續保持對話溝通,期待盡快同習主席見面。

    美國商會警告稱,特朗普提出的廣泛關稅可能會干擾美國經濟增長,反而傷害美國自身。有經濟學家警告,美國消費者或會首當其沖,受到全面關稅導致通脹影響。據報特朗普將提出設立“對外稅務局”,啟動對多國加征關稅。

    3.撤電動車補貼

    拜登2021年簽署了一項命令,要求2030年全美50%的新車和卡車實現凈零排放,特朗普將這些政策稱為“電動車強制令”,表明上任首日會廢除。另外,外電早前報道,特朗普團隊計劃取消拜登政府為電動車消費者提供的7,500美元稅務補貼。這項政策預計會對美國電動車銷售和生產造成打擊。

    4.加大石油鉆探

    特朗普在能源領域許下不少承諾,一再強調加強鉆探,要增加美國的石油產量將大幅降低能源成本。他又提名石油大亨Chris Wright擔任能源部長,并表示將設立國家能源委員會來推動美國的能源生產。

    5.重振汽車工業

    特朗普在去年9月一次集會上表示,投票支持他意味著汽車的未來將由美國制造。他聲言會讓汽車產業,達到由美國能源提供動力、由美國供應商提供原料、由美國工人制造。

    除了上述5大競選承諾,特朗普在去年總統大選,聲言要放寬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

    雷志海:特朗普難服侍 未必順利執行

    雷志海認為,特朗普回朝、市場不確定性相當大,投資者要注重防守。

    ▲雷志海認為,特朗普回朝、市場不確定性相當大,投資者要注重防守。

    特朗普上臺在即,安柏環球金融集團首席投資總監雷志海接受《星島》訪問時表示,對特朗普能否一一兌現其競選承諾感到懷疑,“特朗普自視很高,也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他現在所任命的人,每一個都講到是天上有、地下無,但是看回他第一任期的時候,其實從很多人最終都不歡而散”,從其第一任期所見,特朗普是一個很難以服侍的“老板”,其政策能否順利執行,特朗普認為仍有很多不確定性。

    他認為較大機會落實的政策是遣返非法移民,此舉的確會加劇美國通脹,增添了投資市場的不確定性。至于大幅地提高關稅不確定性仍大,他指出,特朗普向來以關稅作為討價還價的談判手段,“如果特朗普不是太狼死,加數十巴仙關稅的話,是一個小震蕩”,但如果特朗普真的大幅加關稅,而其他國家又加關稅還擊,“和美國來過硬撼,真的出現一個國際性的貿易戰的話,在貿易戰之下沒有贏家!這是一個比較大的風險所在?!?/p>

    因此,雷志海認為,在特朗普回朝、市場不確定性相當大之下,投資者要密切觀望其政策,聽其言、觀其行。他相信今年美股較大機會出現回吐,建議投資者留意一些跟市場相關性較低及較強防守性的板塊,舉例健康護理板塊去年升幅較小,而去年被熱炒的人工智能、芯片股,再追的風險較大。

    黃金非避險首選 企業債仍可留意

    至于傳統避險資產黃金,他說中國、俄羅斯等多國央行近年積極增持,推動金價上升,他坦言難以預測此舉會持續多久,“因為央行買金這件事,從來不會有跡可尋”,因此黃金并非其首選。

    債券是另一個被視為防守性強的資產,但外界預期特朗普政策會推高通脹下,美國減息步伐很大機會放慢,導致近期債券價格大跌。雷志海認為“僅僅跌到垃圾級”、B或BB一類的企業債券仍值得留意,因為在特朗普推動企業減稅及放寬監管下,可抵銷債價下跌壓力。

    更多金融投資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拜登任內美股累升近六成,不及奧巴馬及特朗普,1總統兩任期皆“見紅”

    特朗普2.0 | 特朗普迷因幣$TRUMP發威,市值飆破380億美元 

    《富爸爸》作者料比特幣今年升至25萬美元,揚言“白銀即將起飛”

    特朗普上任“四出點火”,美股未來兩年跌市機會逾四成,林本利:看看美國哪些人熬不住 

    特朗普擬將加密貨幣政策列為優先處理事項,建國家儲備,比特幣重回10萬美元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