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即將正式就任美國總統的同時,亦意味拜登完成其任期。 若以2021年1月20日拜登正式上任美國總統至今計,美股三大指數期內全線向上,其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累升41%、標普500指數累升約58%,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亦累升49%。
奧巴馬兩次任期股市皆大市
不過,上述標指、道指和納指升幅并非近年總統任期最大。 其中奧巴馬第一次任期(2009至2013)內,道指、標指和納指就分別累升72%、85%及118%; 而奧巴馬第二任期(2013年至2017年)內,上述三大指數亦分別累升45%、52%及77%。
特朗普第一次任期納指升138%
至于特朗普第一次任期(2017年至2021年)內,道指、標指和納指亦分別累升56%、67%及138%。
小布殊兩次任期股市均“見紅”
相反,小布殊兩次任期內的股市均“見紅”,表現是近年最差,其中第一次任期(2001年至2005年)內,道指、標指和納指分別累跌0.4%、12%及25%; 第二次任期(2005年至2009年),上述三大指數再累跌21%、28%及25%。
事實上,拜登任期始于2021年,當時美國正經歷疫情及衰退,但經濟開始從疫情中復蘇,聯儲局亦維持2020年早期實施的寬松貨幣政策,令標指及納指累升27%及21%。 不過,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美國經濟面臨通脹飆升和利率上升的挑戰,股市經歷了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表現,其中標指累跌19%、納指更累跌33%。 直到2023年和2024年,受惠于科技行業復蘇及人工智能(AI)熱潮,標指連續兩年累升逾兩成,納指更分別累升43%及29%。
TradeStation全球市場戰略負責人David Russell表示,新冠疫情后的經濟重啟,以及2022年拜登政府推出的《通脹削減法案》,為工業活動提供強勁支持,間接引發2022年的高利率和熊市; 然而,人工智能的崛起則是完全不同的推動因素,而且趨勢早在2023年初之前便已醞釀多年。
隨著拜登即將離任,目前投資者寄望特朗普政府可能通過減稅、放松金融監管和提高關稅進一步強化經濟與企業發展,但有關計劃亦可能導致財政赤字擴大及通脹回升,從而沖擊政府債券市場及推高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