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政府持續推進提高關稅之際,昆尼皮亞克大學于1月底進行最新民意調查發現,42%的美國人認為關稅將有助于美國經濟。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家奧托(David Autor)表示,美國近代自由貿易的歷史可能有助于解釋經濟學家和廣大美國公眾之間的分歧。
幾十年來,主流經濟學家一直聲稱自由貿易將為美國帶來明顯的勝利。他們說,當然會有一些失敗者。但這些失敗者會在不斷成長的經濟中找到新的工作,基本上一切都會好轉。
但一切并不順利。沒有哪項研究比過去十多年來針對所謂“中國沖擊”的一系列研究更清楚地表明這一點。這種沖擊指的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美國社區所遭遇的情況。與老派經濟學家的假設相反,制造業工人在危機后努力適應并轉向新的工作。
傳統經濟理論缺陷
由經濟學家奧托、多恩(David Dorn)和漢森(Gordon Hanson)領導的“中國沖擊”研究計劃引發經濟學界對貿易政策的重新評估。MIT經濟學家奧托表示,2011年當經濟學家開始公布他們的研究成果時,他們得出一個令人大開眼界的重大發現:對于失業的工人來說,“調整過程是痛苦、緩慢而且傷痕累累的”。這并不像傳統的經濟理論,“你失去一份工作,然后你在另一家公司找到另一份幾乎同樣好的工作?!?/p>
▲MIT經濟學家奧托。
這些經濟學家及其他相關人士也發現,受到“中國沖擊”沖擊的廣大社區遭受巨大損失。他們看到更高的失業率。他們看到工資和向上流動的下降。他們看到福利計劃的使用量激增。他們深受社會弊病的困擾,從兒童貧窮率和單親家庭比例上升,到毒品、酒精和自殺導致的死亡率上升。
最近經濟學家們出版他們系列著作的新一期。有更優質、更精確的數據,以及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了解這些社區發生什么變化的優勢,經濟學家們重新審視中國沖擊的后果。他們的分析貫穿2019年,即COVID-19 疫情爆發前夕。
經濟學家從兩個角度看待“中國沖擊”的影響:它如何影響地方以及它如何影響人民。他們發現,從就業率等指標來看,受到“中國沖擊”影響的地區在2019年大多已恢復。但經濟學家發現,受“中國沖擊”影響的人們并未恢復過來。制造業工人并沒有轉向這些新行業。經濟學家發現,從事新工作的人主要集中在服務業,他們往往是新移民,人口結構也有所不同,包括移民、在美國出生的拉丁裔和擁有大學學位的年輕工人。有關“中國沖擊”的研究已經闡明為什么如此多的美國人受到特朗普總統的民粹主義、本土主義政治的影響。
為什么這么多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淡化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可能對許多美國人帶來的影響?奧托表示,先前的自由貿易歷史并沒有那么混亂。奧托說:“20世紀的許多貿易都是富裕國家之間的貿易。所以這更像是,我們向法國出售一些噴氣發動機,他們向我們出售一些香檳?!辟Q易的本質并不是殘酷的價格競爭。奧托說:“我們不習慣與低收入國家進行大規模的貿易擴張?!碑斆绹褪澜缙渌麌蚁蛑袊圃斓漠a品敞開大門時,許多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低估事后看來十分明顯的后果:突然之間,富裕國家的工人不得不與大量愿意以低廉工資工作的工人競爭。
與中國貿易的贏家
奧托也表示,該領域未能提出正確的問題并仔細研究證據,而當時的經濟學家也不具備相同的數據處理能力。在此之后的幾年,經濟學經歷一些人所說的“實證革命”,統計技術得到巨大的改進,數據來源變得更加龐大和豐富,證據比傳統理論更為重要。
與中國的貿易也有贏家。例如它使美國農民受益,他們的產品得以進入一個巨大的新市場。它使律師、設計師、股票交易員和顧問等高技能工人受益。它使硅谷、華爾街和許多大公司受益,它們獲得廉價勞動力來生產產品以及龐大的市場來銷售產品和服務。這場跨太平洋關系帶來的巨大利潤推動股市的上漲。與中國的貿易使美國消費者受益,他們現在可以購買充斥著Dollar General和沃爾瑪等商店的廉價產品。
制造業工人非但沒有轉向新的行業或地方,反而要么退出勞動力大軍,要么繼續留在正衰落的行業中工作。即使那些能夠在衰退的制造業企業中保住工作的人也仍受到影響。他們的薪資停滯不前,晉升機會消失。
“中國沖擊”經濟學家在他們的新研究中發現這些地方的就業最終確實出現反彈,這花十年甚至更長,而且工作也有所不同,但當地經濟確實復蘇了。然而,他們發現,新興產業中的新工作卻被不同的人所占據。奧托說,他和他的同事發現,與童話故事中描述的貿易調整不同,貿易調整中工人很快就能找到新工作,“這種調整過程很大程度上是代際的。實際上,不同代的工人在同樣的地方從事著不同的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