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3月5日文章,原題:農民說,特朗普的關稅給農村“除了痛苦什么也帶不來” 美國農民對特朗普總統對來自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進口商品征收關稅作出了憤怒的反應,稱“貿易戰”將威脅到他們的市場,推高化肥等投入品的成本,并“給美國農村造成損失”。
農民對報復性關稅的影響表示擔憂,玉米、大豆和紅肉等是美國重要的出口農作物,而他們將被排除在外,他們敦促特朗普通過談判迅速結束沖突。艾奧瓦州農民聯合會主席亞倫·雷曼說:“與總統的想法相反,這除了痛苦什么也帶不來。國內市場沒有準備好接手,這意味著我們的農產品價格會降低?!?/span>
華盛頓3日宣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大部分進口商品征收25%的關稅,并宣布對中國商品再次加征關稅的計劃。作為回應,中國政府將從3月10日起對美國農產品征收10%至15%的關稅。加拿大也表示將對美國進口商品征收關稅,墨西哥也表示將效仿。
由于大宗商品價格低迷,美國玉米種植者協會小肯尼思·哈特曼稱之為“令人不安的經濟形勢”,農民們擔心這些摩擦將給這個正在苦苦掙扎的行業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美國大豆協會主席凱萊布·拉格蘭說:“農民們很沮喪。關稅不是一件可以掉以輕心和‘鬧著玩’的事情?!彼a充說:“關稅不僅讓家族企業的錢包受到重創,而且動搖了建立貿易關系的核心原則,那就是可靠性?!?/span>
業內人士警告說,如果貿易緊張局勢促使進口商背棄美國并尋求替代品,巴西等國完全有能力介入。拉格蘭說,巴西和其他大豆生產國預計今年將獲得豐收,并“準備好滿足因貿易戰重啟而產生的任何需求”。
美國肉類出口協會副主席喬·舒勒說:“很多時候,人們會把貿易緊張局勢與各國政府聯系在一起,但在這里真正受到沖擊的是歷經數年、甚至數十年才建立起來的商業關系。出口一直是美國肉類和畜牧業蓬勃發展的真正驅動力,而此時很多農業領域都受到了傷害?!?/span>
分析人士稱,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尋求農產品進口來源地多元化,比如針對美國的大豆,而最新一輪“貿易戰”只會鞏固這一趨勢。
經紀商StoneX集團首席大宗商品經濟學家阿蘭·蘇德曼說,中國最近開始青睞從巴西等貨幣疲軟、匯率比美元更有利的國家進口大豆。
美國牧場主表示將輸給巴西、智利和阿根廷的競爭對手。舒勒說:“這促使我們的客戶轉向其他地方。我們相信,美國肉類的質量能在競品中脫穎而出,但在某些時候,即使是最忠誠的客戶也不得不開始尋找替代品?!?/span>
美國農會聯合會會長齊皮·杜瓦爾表示,額外的征稅,加上預期的報復性關稅,“給美國農村造成損失”。他說:“連續第三年,農民種植的幾乎每種主要作物都在虧損,增加更多成本并縮小美國農產品的出口市場可能會給一些農民帶來無法承受的經濟負擔?!?/span>
據農業團體估計,農民擔心負面影響與特朗普上一次和中國的“貿易戰”相同,那場“貿易戰”導致美國農業損失270億美元。然而,這一次該行業準備得不夠充分:大宗商品價格比3年前下降了近50%,種子、殺蟲劑和化肥等投入品的成本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