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3月10日文章,原題:繼日本之后,中國國產威士忌也要崛起? 在中國,國產威士忌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一些中國精釀啤酒企業開始涉足威士忌市場,目標是追趕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起較高品牌號召力的日本威士忌。
貴州省安順市是中國西部的一座小城。夏季平均氣溫只有21度,以氣候涼爽而知名。在一家酒廠內,近2000個酒桶中的威士忌正在沉睡。這是利用自主設備蒸餾進口大麥麥芽而成的原酒。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酒桶決定威士忌70%的味道。這些酒桶用于對從歐美進口的葡萄酒和波旁威士忌等進行熟成,據說最貴的酒桶大約3萬元人民幣。
據了解,日本產品也即將加入其中。上述負責人表示:“日本產品比歐美產品更貴,但我想借鑒日本威士忌多年積累的經驗?!笔斐傻脑谱罱K會進行調和,并在3-5年后出貨。
在中國的蒸餾酒市場上,傳統的“白酒”占據著壓倒性地位。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和有出國經驗的中國人的增加,源自西方的威士忌文化逐漸傳播開來。
中國酒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的威士忌進口量為3.26萬千升。另一方面,截至2023年,中國境內(含中國臺灣地區2家)的蒸餾廠包括正在規劃和建設中在內共有42家,大陸地區實際蒸餾產能4.5萬千升。
中國國產威士忌都是剛剛開始蒸餾,熟成期大部分在2年以內。因此,預計國產產品在中國威士忌市場正式流通還需要數年時間。
在中國經濟面臨挑戰的背景下,此前有些過熱的中國威士忌投資熱潮開始顯現陰影。從威士忌的價值和味道來看,在酒桶中熟成時間的長短是決定性因素。中國產威士忌要想形成品牌,必須具備能夠抵御短期逆風的能力和長期的經營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