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內地社交媒體流傳著中國第六代戰斗機“殲-36”3月17日試飛的最新試飛照片和視頻,這是繼去年十二月這架三角形大型戰機首次曝光后,再度出現在公眾面前。
“殲-36”研發速度比“殲-20”更快
去年12月26日中國這種新型戰斗機首次試飛亮相,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中國兩種第六代戰斗機之一。由于其機身有“36”開始的數字編號,外界認為其很可能是未來的“殲-36”。
▲最新圖片證實殲-36是世界首款3發動機戰機。
▲網上流傳的試飛“六代機”高清照片。
▲試飛的“六代機”機服有兩個進氣口。
據目擊的網民表示,3月17日,成都上空再出現這架“殲-36”戰機,上午和下午各飛行了一次。和上次不同,這次沒有“殲-20”伴飛,起落架收起,三個發動機同時開啟。有軍事愛好者表示,初步估計已經開始了最高航速和極限機動能力的測試,可見其進度之快,機體成熟度之高,比之當年的“殲-20”有過之而無不及。
“殲-20”五代機2011年首飛,三個多月后進行第二次試飛,到現在僅13年,目前中國空軍“殲-20”裝備數量保守估計也已經超過了200架。而“殲-36”的第二次試飛和第一次相差了僅兩個多月,研發進度比“殲-20”更快。
美國軍事網站“動力”的“戰區”也高度關注“殲-36”再度公開試飛。報道表示,其中最顯著的特征是證實了該機的三發布局。其中一張照片顯示,該機的三臺發動機動力全開、加力燃燒的狀態?!斑@是一個令人印像深刻的獨特場景,因為這款新型戰斗機的三發布局在傳統意義上的戰術噴氣式飛機中是非常奇特的?!贝送饷烂竭€注意到,“殲-36”兩側翼尖上的大型分裂式舵翼。
讓美媒關注的另一個細節是,最新出現的“殲-36”側面照可以更好地觀察到該機獨特的背部進氣口和座艙蓋,這也是它的兩個獨特設計。從照片上看,該機的座艙蓋與前機身的頂部線條非常融合,因此“這架飛機采用并列機組座位的可能性仍然很大,特別是考慮到它機頭部分非常寬”。同時這張照片還清楚展示了“殲-36”的背部進氣口采用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DSI)設計,可以看到突出的進氣道鼓包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