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秦慧珠日前在電視直播節目廣告時段,提到同黨“立委”徐巧芯當“立委”后行為越走越極端、慢慢就“走火入魔”,引發議論;雖2人都有現身回應但風波未平,秦昨(28日)晚間在臉書發出千字長文,除還原當天談話狀況,也提到這次的事件純粹是意外,絕非刻意挑起任何紛爭。該篇貼文曝光15分鐘后,徐巧芯也現身留言強調2人關系是很好的,“接下來的這一仗,還要繼續拜托秦姐幫忙,我們一起讓臺北市變得更好?!?/span>
▲左為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右為國民黨議員秦慧珠。(中時資料照)
秦慧珠以“理性問政,停止見縫插針”為題發文,并寫下4點說明,第一,問政風格向來堅定穩健,但不走偏鋒:從政多年,始終堅持理性、務實的問政方式,為市民發聲、爭取福利,雖然個性直爽,偶爾心直口快,但從未刻意激化對立、刻意制造沖突來博取關注;第二,對于不同意見,愿意傾聽與反思,但不接受不公平的指責:對于理性的指正,愿意檢討與改進,但如果有人以“不敢拼、不敢沖”來批評國民黨的市議員,這樣的說法并不公平。
秦慧珠提到第三點,這次的事件純粹是意外,絕非刻意挑起任何紛爭:發言原意是探討政治人物的問政風格,而且是廣告時間的私下談天,用語隨興,結果卻被延伸出許多不同的解讀,甚至影響到了國民黨和相關人士,這并非所愿,在此,要向因此受到困擾的朋友們說聲見諒,也請大家放心,自己仍會堅持穩健理性的問政風格,繼續努力不懈;第四點,關于參與不同立場的媒體節目:只要有機會能夠為國民黨發聲,為市政政策辯護,就會勇敢站上臺,當然知道媒體各有立場,但正因為如此,更應該有國民黨的聲音出現在這些場域,而不是避而不談、拱手讓人。
就在秦慧珠發文15分鐘后,徐巧芯也現身留言表示,“謝謝秦姊的指教”,每個人的問政風格不同,但都是同心為了臺灣好,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無論外人怎麼分化,都不會影響到國民黨的團結。
徐巧芯接著寫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句話是對自己說的,也都有聽進去建言,會持續努力進步,變得更好,“接下來的這一仗,還要繼續拜托秦姊幫忙,我們一起讓臺北市變得更好”。
另外,徐巧芯也請支持她的朋友們不要誤解,“秦議員跟我的關系是很好的,這些日子以來她都很認真幫我們助講,關心我們的選情,甚至連春酒都邀請我參加!她還主動去說未來可以合辦一場黃復興的活動,讓我很感動,當天也特別向秦姊道謝?!?/p>
最后,徐巧芯也強調,只有團結在一起才會有力量,比起互相謾罵,更應該互相鼓勵,面對真正的惡勢力。
來源: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