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殘暴黃巢拔掉近600年“毒瘤”

    發布時間:2025-03-31 11:25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弊晕簳x以來,這句調侃的話,似乎已經漸漸變成了一個詛咒,緊緊地纏繞著之后數百年的整個天下。到了隋末,在數百年的戰亂之下,曾經龐大如巨樹般遮蔽整個天下的王謝世家,才漸漸有所勢弱,但身為世代盤踞各地的豪門世家,卻始終屹立不倒,遠遠不是改朝換代能夠動搖的。

    為了打壓士族,唐太宗重修《士族志》,將皇室定為第一等,刻意排低五姓七望,想要借此來削弱世家的實力。而黃巢對于唐王朝的怨恨,最濃重的,就是來源于對于世家望族的痛恨。

    身為“士農工商”中的最底層,黃巢即使生來富貴,卻還是要受到士族的白眼,而那些出身世家的子弟,生來就是錦衣玉食,身分尊貴,就連入朝為官,都只是士族輕易撥弄在手掌間的游戲。

    黃巢對于唐朝的怨恨,盡數歸到了這些官僚士族的身上。黃巢起義歷經十年,南征北往兩萬馀里,起義軍的規模十分巨大,給了孱弱的唐王朝最致命的一擊。而黃巢起義軍的到來,對于盤踞在各地的世家來說,就像是催命符一般的存在。

    起義軍所過之處,世家就像是用來泄恨的出氣孔。不論是如何顯赫的世家,都只能眼睜睜看著起義軍沖入家中洗劫擄掠,沒收土地,甚至連先祖曾經埋藏在地下的金銀,都被掘地三尺挖出,對于士族子弟,更是盡數打殺。

    當黃巢率領十萬起義軍攻入長安的時候,幾乎就宣告著長安中官僚貴族的死刑。黃巢起義軍對于士族的仇恨,都盡數變成了士族橫遍長安的尸體。起義軍攻入長安后,只要是官僚世家的府邸,就可以隨意劫掠妻女,而遇到朝中的官吏,更是不論是非,全部斬殺,甚至常常是動輒誅殺官吏千人。一時之間,整個長安城里都是世家子弟的尸體,血流成河,流過被燒毀的府邸的宮室,血洗整座長安,由此得名“洗城”。天下的世家,被盡數屠殺在黃巢起義軍的刀下。

    “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在《新唐書》中,這是唐文宗對于世家無可奈何的呼喊。

    對于當時的鼎盛的五姓七望世家來說,即使是天下至尊的皇權,都無法撼動世家間相互交錯數百年的勢力。唐太宗時,就曾經想要為李治聘下一位太原王氏的妻子,卻被太原王氏以門第懸殊相差巨大為理由拒絕了。

    當時的頂級世家之間,只會互相通婚,以穩固彼此的勢力,所謂的“五姓女”,就連皇室都無法求娶。到了唐文宗,原本以為在兩百多年皇權的底蘊之下,世家會對李唐皇室低頭,就再次向范陽盧氏,清河崔氏求娶聯姻,卻被再次拒絕了,由此,才有了《新唐書》中的那段話。

    而不僅是世家間的聯姻,就連當時的朝堂,都處處是世家的相互交錯的勢力。

    盡管唐代極力推行科舉,但在369名宰相中,真正出身科舉的,卻不足一半,而即使是出身科舉的宰相,也絕大部分都是士族出身。在科舉中,中舉的舉子真正出身寒門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科舉幾乎再次成為了官僚士族壟斷朝政的手段。直到黃巢的血洗士族,才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面。

    在黃巢稱帝的前夕,已經殺盡了李唐皇室留在長安的宗親,更是命手下的起義軍焚燒唐朝宗廟,掘開唐朝皇帝祖墳,連帶著被打殺的世家貴族,將曾經的那個大唐,毀的一乾二凈。

    稱帝后,在黃巢的大齊中擔任官職的,不再是出身士族的子弟,盡數都是寒族,甚至大部分都是農民出身,打破了政局中自魏晉以來的世家之風。而在黃巢起義后,因為曾經死于黃巢起義軍中的世家數量太過龐大,幾乎被殺盡,士族從此徹底一蹶不振。在緊接著的五代十國中,孱弱的世家再也無力把控朝堂,大量的寒族平民涌現,真正參與到了朝堂之中。

    一直到建立宋朝,元氣大傷的世家再也無法恢復到曾經如日中天的時刻,逐漸消失在了朝堂之上。沒了世家的阻力,科舉制終于在宋朝開始了它真正的作用。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