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馬英九幕僚蕭旭岑:近7成民眾不希望兩岸走向戰爭

    發布時間:2025-04-03 09:10

    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等主辦的海峽兩岸孔子文化春會,3月31日在山東曲阜尼山圣境拉開帷幕?!按簳敝C音“春回”,含有兩岸同胞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團聚之意。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帶領“大九學堂”30名學生來到山東參加祭孔,在孔子的故鄉接受《環球時報》專訪。作為一名樂觀主義者,蕭旭岑在當前局勢下仍期待通過身體力行的參與和交流,使兩岸關系能迎來春暖花開的一天。

    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中)帶領“大九學堂”師生登泰山

    ▲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中)帶領“大九學堂”師生登泰山。(照片由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即使感到壓力,也要來大陸交流

    環球時報:您這次帶“大九學堂”學生來山東祭孔,我們看到綠營有一些人在說三道四,您是否感受到一些壓力?

    蕭旭岑:是的。剛好在接受你們采訪之前,臺灣官員用不具名的方式說我們“為虎作倀”,替大陸統戰,我想這個攻擊是非常的明確。因為我們這次帶學生來,對發展兩岸關系起到相當正面的效果,這應是民進黨不愿見到的。

    “賴17條”在臺灣已經造成了相當大的沖擊,包含許多民間團體可能不太敢來大陸,擔心受到處分。但是我們這次“大九學堂”30位同學都來了,我想這是一個蠻讓我感到振奮的情況。

    環球時報:您來之前,馬英九先生有沒有什么交代?您覺得在賴清德推出“17條”之后,您帶臺灣學生來山東祭孔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蕭旭岑:馬先生知道我要來參加祭孔,且帶著臺灣年輕人來。他只是說要讓臺灣年輕人更加認識中華文化,更加從祭孔中去體驗孔子的智慧和思想。

    我個人覺得此行意義很重大,因為在“賴17條”之后,臺灣各界都產生了“寒蟬效應”,許多父母擔心孩子們會不會受到教育當局的恐嚇打壓,許多領域像宗教人士會擔心回臺灣之后被“查水表”、被清算,所以他們不敢來。但我們這次還是帶著30位臺灣學生來,用實際行動證明,兩岸民間交流還是兩岸人民最大公約數。

    參加祭孔對學生的影響很重大。其實在臺灣各縣市都有祭孔活動,對臺灣的學生來講,孔子(思想學說)本來就是他們小時候就開始接觸的一些重要哲學和思想?,F在我們來到山東曲阜,能夠實地在孔子的故鄉對他進行致祭,通過這樣實際的一個儀式的洗禮,感受到莊嚴肅穆的整體氛圍,讓臺灣學生對中華文化有更深入的瞭解和浸染。

    我在臺灣一向強調,兩岸一定要透過不斷的交流了解認識彼此,累積感情,這才是兩岸未來應該走的道路??鬃邮莾砂豆餐Y產,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的基礎??鬃诱f要“和而不同”、互相尊重,還說要推己及人、互相包容,講有理有節、儀禮節和,也就是遵循禮法和道理,才能夠找到和平。那么禮法是什么呢?就是我們不是兩個國家,我們是一中。在這個共同的基礎之上,找尋一條兩岸都可以接受的道路,就是“九二共識”。只有遵循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坐下來重新回到馬英九先生時期兩岸的交流往來。我想這才是兩岸未來的光明璀璨之道,這也是孔老夫子的智慧。

    環球時報:您這次帶學生除了祭孔外,在山東還有哪些行程呢?這樣的安排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蕭旭岑:山東有許多豐富的面向,所以我們除了參加祭孔活動,也會帶學生去看一些歷史景點。像早上我們就去爬了泰山,也到了碧霞祠,大家祝愿兩岸和平發展。山東有眾多的企業,包含中車集團、海爾集團,我們會帶著學生去參訪。還有就是臺兒莊,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我們會帶著學生去看當年抗戰的重要遺跡,緬懷先烈,同時也思考戰爭的殘酷,中華民族不能再有戰火。

    “對大陸有比較接近事實的認識”

    環球時報:您已經多次帶臺灣學生來大陸,這些臺灣學生實地到了大陸之后,對大陸的看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蕭旭岑:我覺得年輕人是實事求是的,臺灣的一些不實信息或洗腦式的信息固然發揮一些效果,但是實際上到大陸之后,譬如說同學昨天坐了高鐵,就知道臺灣有些人講的“大陸高鐵沒有靠背”根本就是謊言。另外到了大陸之后,像我們早上爬泰山意外遇到了機器狗,它馱著貨物登頂,這代表大陸不管是工業上還是科技上都有相當長足的進步,在世界各國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對于這些,我們沒有刻意安排。但在這種實際體驗和觀察中,他們對大陸有比較接近事實的認識。

    環球時報:今年有沒有邀請大陸學生去臺灣參訪的計劃呢?

    蕭旭岑:我們很希望能夠維持過去兩年都邀請大陸的高校師生到臺灣的慣例,我們去年12月邀請奧運金牌選手馬龍那個團,在臺灣引起廣泛關注,很受歡迎,但是也引發一些綠營人士的反對。后來又發生了大陸學生講“中國臺北”這個事件,陸委會和移民署要處分我們。目前我們還在觀察他們會不會有進一步的決定。

    環球時報:您剛才提到處分問題,馬英九先生前不久親自去跟當局說明。他這么做想表達什么?

    蕭旭岑:馬英九先生認為兩岸關系此時此刻如此重要,但是民進黨官員卻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打壓和阻撓,勢必對兩岸關系和兩岸交流造成負面影響。所以他決定親自說明,也希望通過他的現身說法,引起臺灣各界的重視。

    同時我也向媒體說明,我們接到民進黨內部官員透露的信息,民進黨要處分我們兩年以上不能邀任何大陸團體和人士。我們不希望這個是真的,所以先把信息對外公布,希望民進黨能夠懸崖勒馬,不要傷害兩岸青年珍貴的往來和交流。我來山東之后,前兩天看到陸委會副主委梁文杰說處分很快就會出來。我想以民進黨的作風,應該會出手,等回到臺灣也許就會有進一步的消息。

    環球時報:您覺得在當前形勢下,開展兩岸青年學生交流在島內主要面臨怎樣的障礙和挑戰?

    蕭旭岑:基本上以臺灣現有的法律,民進黨當局不能阻止我們帶著大學生以上的團到大陸參訪。但他們已經針對中學生和小學生進行限制了,所以此時此刻,兩岸這樣的青年交流格外重要。

    馬英九先生“非常痛心”

    環球時報:今年2月,民進黨禁止臺灣高校和10所大陸學校交流。您覺得這種做法給兩岸教育交流以及臺灣高校帶來怎樣的危害?

    蕭旭岑:這是極其負面的打擊和傷害。臺灣有許多學校已經面臨倒閉,可是因為兩岸政治因素,陸生無法來臺,造成我們的高校出現很大的問題。用政治的理由不采認一些大陸高校的學歷或其他方式,只會傷害兩岸關系,更會限縮臺灣青年到大陸讀書之后的發展。

    包括像陸生交流以及開放兩岸觀光旅游,都是馬英九時期進行的。2008年到2016年,那時有誰認為兩岸會有沖突?每年有數百萬大陸觀光客到臺灣,陸生也來臺交流,還寫出“兩岸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那時大陸官員也可以到臺灣,我們曾有這么多的交流,現在全部都沒有了。對馬先生來講,他痛心疾首,認為這樣只會讓臺灣陷入災難,完全違背了兩岸人民的福祉,違背了臺灣人民的意愿,是相當不仁也不智的。

    環球時報:民進黨為什么這么害怕臺灣學生到大陸呢?

    蕭旭岑:臺灣學生到大陸來,認識真正的大陸的發展,就會知道兩岸不能走向戰爭,兩岸必須和平發展。有很多學生主動跟我說,想要到大陸學習或者實習,甚至工作。對年輕人來講,他們沒有那么多意識形態問題,大陸不斷進步,對臺灣年輕人來講這是個機會,所以他們沒什么太多的包袱。民進黨如果讓這些年輕人都到大陸,他的“抗中”謊言就會破功,所以用盡辦法阻止。

    用“險”形容目前的兩岸關系

    環球時報:“賴17條”公布后,又有陸配被驅離出境。不久前北一女的區桂芝老師也被約談。您認為賴清德當局想通過這些手段達到怎樣的政治目的?

    蕭旭岑:賴清德曾說過“上任之后要重建社會、洗滌人心”,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他要斷絕兩岸交流,建立他所謂的“臺獨”路線。但這個東西犧牲的是兩岸人民的福祉。

    我認為這是臺灣的悲哀,臺灣常常對外自詡言論自由,可其做法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他打壓陸配,拆散人家母子,只是因為她講了一些屬于言論自由、應該被保護的話。我在臺灣聽到一些人說要用暴力達成“臺獨”,按照他們的邏輯,這些人應該被驅逐出境。這樣的行為卻被允許,這會造成臺灣的自由大幅限縮、臺灣的政治風氣也會大幅敗壞。

    環球時報:您覺得“賴17條”對兩岸關系最大的危害在哪里?

    蕭旭岑:我覺得最大的危害就是將大陸視為所謂的“境外敵對勢力”。這是“新兩國論”,很明擺著要追求“臺獨”,而“臺獨”嚴重危害兩岸和平以及違反臺灣人利益。我覺得這是最危險的行徑。

    環球時報: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今年以來的兩岸關系,您會選擇哪個詞?

    蕭旭岑:如果講一個字,我會選擇“險”,兩個字就是“險境”?,F在兩岸關系已經進入了危險的境地。如果不懸崖勒馬,或者我們這些主張兩岸和平、主張兩岸交流的人不采取一些動作,兩岸將會進入萬劫不復之地。

    至于目前可以采取什么動作,我覺得第一個是中國國民黨從政的同志應該有勇氣。不管是縣市長還是立法委員,都應該拿出勇氣,依據中國國民黨的黨綱和政綱去阻止賴清德將臺灣帶向臺獨。第二個就是作為民間單位,我鼓勵呼吁更多的民間團體跟我們一樣,勇敢地來大陸交流,用實際行動告訴賴清德當局臺灣民眾是渴望兩岸交流的。

    環球時報:您對實現兩岸關系春暖花開有信心嗎?

    蕭旭岑:我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臺灣老百姓非常淳樸,非常溫暖熱情,絕大多數歡迎兩岸交流,把大陸民眾當作同胞,只是因為在民進黨的操作之下,有些側翼、“黑熊”和“青鳥”聽起來聲音很大。我來山東之前,臺灣很有公信力的媒體《遠見》雜志在賴清德宣布17條之后做了一份民調,結果顯示將近七成的受訪者反對他這樣做,賴的兩岸政策分數只有37.6分。有超過五成的臺灣民眾擔心發生戰爭,將近七成的民眾不希望兩岸走向戰爭?!百?7條”是不得民心的。這是臺灣的民意。

    相關閱讀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