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外交官》4月4日文章,原題:中國是美國不可或缺的貿易伙伴,特朗普的關稅戰是否損害中國利益。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特朗普重啟美中貿易戰。中國隨即對進口至美國的煤炭、LNG等商品實施15%報復性關稅,原油、農機等加征10%,涉及規模約200億美元。同時,中國對部分稀土金屬實施出口管制,增列多家美企黑名單,并向世貿組織投訴美方違規。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測算顯示,若美對中墨加全面加稅,家庭年支出將增1200美元。2023年數據揭示結構性現實:中國占據美進口手機總量83%(1.2億部),超越南551%、印度990%;筆記本電腦對美出口8400萬臺,超越南6倍。即便在印度、越南設廠,核心部件仍依賴中國供應鏈——全球12%零部件源自中國,80%東南亞供應商為中資出海企業。
美企構建替代供應鏈需數年周期,而中國企業的"國內大循環+精準出海"策略正在化解風險。歷史經驗表明,特朗普首輪對華關稅未顯著增加財政收入,反而推高通脹。當前關稅戰術本質是選舉政治秀,難以撼動中美經貿深度嵌套格局。
編譯/迪巴拉20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