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越打越激烈,美國與中國硬碰硬,歐盟、日本等國各有應對措施,越南則愿以零關稅換美國另眼相待……這場席卷全球的關稅戰影響深遠,關乎多國、多個企業乃至普羅大眾。在這場博弈激烈的經貿中如何生存發展成為焦點議題。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對全球180多個國家及地區發動關稅戰,他的底氣是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一句一動都能引發連鎖反應,美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其他國家需要向美國進口。特朗普希望通過關稅戰一來能消除“貿易赤字”;二來希望企業回流美國、其他國家到美國投資,令美國制造業再次興起;三來亦希望通過關稅談判來達到更多的政經目的。也因此最初股市動蕩之下,特朗普依然緊咬不松口,堅持開征“對等關稅”。
但連續數日金融市場一片慘淡,對可能造成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以及內部共和黨人開始擔憂通脹升溫可能危及中期選舉,特朗普叫停部分國家“對等關稅”,唯獨對中國加碼征稅。美股即刻上演大奇跡日,但好景不長,次日又暴跌千點。未來,特朗普關稅的不確定性將更難預料。
中國選擇與美國硬碰硬,外界分析認為,因中國認為美國關稅戰的動機并不限于消除所謂“貿易赤字”,其最終發展是扼殺中國發展。一旦示弱,未來恐更加艱難;且與特朗普首個任期發起關稅戰相比,中國近年來,不像過往那么依賴美國市場,早已實現出口目的地多元化;加上中國持有大批美債,一旦北京決定拋售(市場已有謠傳),必將推高其孳息率,使美國的國債拍賣更加昂貴,這是美國難以承受的。只是,關稅戰必會傷害中國經濟復蘇態勢,大不利于外資及民眾消費信心。已有報道指,短短幾日關稅戰已令往年此時接單接到手軟的浙江工廠一張來自美國的圣誕節訂單也未收到,經濟寒冬影響可見一斑。所以,中國一邊做好長期戰的準備,一邊也沒有完全排除談判的可能性,但強調任何協議必須通過平等對話去達成。在這種背景下,美中你來我往,局勢可能瞬息萬變。
而過往一直是美國親密盟友的歐盟近來已開始討論將擱置多年的《中歐全面投資協議》“活化”的可能性,同時重啟與澳洲和新西蘭間的貿易談判。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中美兩國合計約占今年全球經濟總量的43%。兩個大國間的激烈博弈勢必會對全球其他國家造成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勢必放慢,全球投資也可能因此受到打擊。這種亂局格外考驗各國政府因時制宜的靈活性,唯有快速反應、多方謀求出路放能有轉機。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