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向全球發動關稅戰,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啟程訪問越南,之后再訪問馬來西亞及柬埔寨。中國駐越南大使何煒表示,近期美國濫施關稅,對全球和地區經濟秩序造成嚴重沖擊,中越要深化全面戰略合作,為周邊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新加坡學者陳波亦向《星島》指出,美國同東南亞國家關稅談判時,或加入對中國不利條款,相信習近平將就此同3國領導人交流。央視旗下微信公眾號“玉淵譚天”發文強調,中方對其他國家與美談判無意見,但“如果誰拿著中國的利益去給美國當投名狀,中國絕不答應”。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啟程到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進行國事訪問。新華社
鞏固“同志加兄弟”傳統友誼
習近平今明兩日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路透社引述越南消息人士報道,期間雙方將簽署大約40份協議,包括鐵路聯系協議。中國社科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認為,習近平今年首訪首站便是越南,體現始終把越南視為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有助于鞏固“同志加兄弟”的傳統友誼。
16日至17日,中越兩國海軍艦艇編隊將在北部灣海域,開展第38次聯合巡邏,增進兩軍務實合作,提升共同維護相關海域安全能力。雙方也舉行中越邊境國防友好交流活動,雙方代表團均由兩國國防部部長擔任團長。
路透:因應美國關稅 越南擬嚴防中國貨“洗產地”
美國原定9日起對越南重課46%對等關稅。越南表明愿將美國商品關稅降至零,并承諾購買更多美國商品。美國將這項關稅措施暫停90天,兩國并同意就“對等貿易”展開談判。路透社報道稱,越南正研究打擊經該國違規轉運貨品到美國的中國商家,并限制敏感物品輸入中國,加強對半導體、衛星設備等軍民兩用技術出口中國的管控。
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江雨向《星島》分析,美國有可能要求越南交“投名狀”,習近平此行就是要防止越南被美國“嚇住”。新加坡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陳波告訴《星島》,可以預見,美國在同東南亞國家進行“對等關稅”談判時,很可能加入對中國不利條款,相信習主席會就此同3個國家的領導人交流,以維護中國的正當權益。
學者:東盟行回應華盛頓挑釁
他并認為,習主席此行可能會同3國達成一些愿景性的合作協議,比如形成更大規模、更緊密的經貿合作,也可能達成改善港口、機場、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合作。
馬來亞大學教授邱穎慧在《星洲日報》撰文分析,習近平東盟之行不是普通的外交訪問,從本質上是對華盛頓挑釁的回應。在特朗普加強保護主義措施之際,習近平正轉向東南亞,積極塑造下一階段的亞洲經濟架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