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引發的貿易戰開打,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紐約市大學教授克魯曼(Paul Krugman)選文分析認為,特朗普和中國打貿易戰,“必敗無疑!”
特朗普身邊“馬屁精”不懂國際貿易
克魯曼當地時間16日在個人電子報平臺Substack撰文指出,從北京最新行動看來,中國顯然比特朗普政府更懂得如何打貿易戰,如中國政府暫停出口稀土與磁鐵,這些材料對許多現代產業與軍事領域都至關重要。而特朗普和他身邊的人既不曉得自己在干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指特朗普身邊的“馬屁精”不懂國際貿易,國際貿易不是關于“你可以賣什么”,而是關于“你能買什么”。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 路透社
他說,簡單來講,從事國際貿易的目的,是從其他國家進口你需要的東西,而這些進口貨可能無法在本土制造或成本高昂。因此,很明顯中美貿易戰中國占上風。
克魯曼引較早前英國《金融時報(FT)》的分析文章表示,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大量集中在農產品”,可以相當輕易地找到替代供應源。對照下,美國許多原先進口自中國的產品,卻難找到替代來源。而且,這些原先從中國進口的產品,許多是工業投入品,而不是消費品。
所以,特朗普挑起的貿易戰將打亂美國自己的供應鏈。沖擊會有多大?想想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情景便知。當時,零件短缺沖擊經濟各層面,也因此助漲通膨??唆斅?,那些夢魘可能卷土重來,對特朗普矢言要振興的美國制造業造成重大傷害。
“美國打算用關稅談判孤立中國”不會實現
談及近日美國《華爾街日報(WSJ)》有關“美國打算用關稅談判孤立中國”的報道,克魯曼認為并不可信,并舉四個理由。
一、WSJ報道顯然是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放出的風聲,意在“影響”政策,但目前毫無理由相信主導特朗普政策的是貝森特,而不是特朗普關稅軍師納瓦羅(Peter Navarro)或商務部長魯特尼克(Howard Lutnick)。
二、即使美國與其他國家談判借此孤立中國,也不太可能成功,因為在美國撕毀貿易協定、關稅大刀瘋狂揮向所有貿易伙伴之后,特朗普的國際公信力已蕩然無存。
三、就算特朗普的承諾可信,哪個歐洲政府會愿意加入美國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而不惜自毀供應鏈,只求免挨特朗普關稅懲罰?
四、特朗普政府用錯武器打貿易戰——明明是槍戰,卻提刀上戰場。
他說,特朗普關稅戰火力集中在削弱中國的出口能力。這確實會對中國出口產業打擊,短期出口產業利益勢必受損。不過,北京不乏因應之道,例如可協助受影響的產業因應出口訂單流失,如同特朗普1.0補貼農民那般;北京也可推出振興措施刺激內需,以彌補出口產業的工作流失。更何況,中國領導人不必面對選民壓力??傊?,中國可用多種方法,減輕對美出口損失的沖擊;但美國要因應中國關鍵材料斷供的沖擊,難度高出甚多。
克魯曼說,特朗普2.0官員,打貿易戰的思路竟仍局限于阻斷中國產品銷往美國及“貿易戰盟國”的市場管道。殊不知此刻真正問題在于:中國能否擾亂美國的供應鏈,借此扼殺美國的經濟。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