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28日,央視報道,美國聯邦法院阻止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在4月2日“解放日”宣布的關稅政策生效,并裁定特朗普越權,對向美國出口多于進口的國家征收全面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照/美聯社)
位于紐約曼哈頓的國際貿易法院表示,美國憲法賦予美國國會獨家權力來規范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而總統聲稱為保護美國經濟而行使的緊急權力并不凌駕于這些權力之上。
該訴訟由美國非營利、無黨派訴訟機構自由正義中心代表五家受關稅影響的美國小企業提起,這是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首次重大法律挑戰。
白宮尚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特朗普政府預計將提出上訴。
至少有七宗訴訟正在挑戰這些關稅,這些關稅是特朗普貿易政策的核心。通常情況下,關稅必須經由國會批準,但特朗普聲稱他有權采取行動,因為該國的貿易逆差已構成國家緊急狀態。他曾一度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征收關稅,導致市場動蕩。
原告方認為,1977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IEPPA)并未授權使用關稅。他們進一步指出,即便該法案授權,貿易逆差也不符合法律規定,即緊急情況只能由“異常且非同尋常的威脅”觸發。然而,美國已經連續49年與世界其他國家存在貿易逆差。
特朗普曾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征收關稅,以期扭轉美國龐大且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他此前也曾對來自加拿大、中國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征收關稅,以打擊非法移民和合成鴉片類藥物越過美國邊境的流動。
特朗普政府辯稱,法院在1971年曾批準時任總統尼克松(Richard Nixon)緊急使用關稅,并且只有國會而非法院才能決定總統宣布緊急狀態的理由是否符合法律的“政治”問題。
特朗普的“解放日”關稅曾震動全球金融市場,并導致許多經濟學家下調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然而,到目前為止,這些關稅似乎對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影響微乎其微。